匈奴對于漢初的人來說是什么概念
大概就是怎么也干不過的噩夢吧。
漢朝人也不是沒做過干翻匈奴的美夢,但是殘酷的現實總能把他們一次次打垮。
劉邦想干匈奴嗎
想。
然后他就被送進白登山了。
要不是呂后反應夠快,估計劉盈都不會有太子位不穩的危機,直接名正言順提前五年坐上皇位。
呂后想干匈奴嗎
怎么可能不想
當年匈奴人兇悍,婁敬讒言惑主,險些把她的親女兒魯元公主嫁去和親,魯元公主當時早已出嫁,夫妻伉儷情深,更是早早生有一女,再加上她性格溫順不爭,要真嫁過去,幾乎是板上釘釘的“病逝”。
不僅有差點失了女兒的痛苦在前,后來劉邦駕崩,呂后攝政,匈奴單于冒頓更是一封國書求親羞辱,呂雉不僅不能暴怒,還要婉言奉承推辭,免得戰火突起,生靈涂炭。
如此種種疊加,漢朝人怎么可能不想干匈奴人
可惜,時機一直沒到。
漢初具體是什么情況,我們大家懂得都懂,司馬公的史記中說:“漢興,接秦之弊,丈夫從軍旅,老弱轉糧饟,作業劇而財匱,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
具體是什么意思呢咱們說得通俗點就是,漢朝剛開始的時候接手了秦朝的破爛攤子,劉邦連四匹一樣花色的馬來拉車都湊不到,丞相更是只能乘坐牛車。聽聽,這得窮成什么樣,豬豬聽了都得為他祖宗掬一捧淚。
季馳光痛心疾首。
劉邦這個老流氓我就不管了,愛咋咋地,反正餓不死他。但是為什么要降低我們家子房的生活質量,子房他容易嗎幫你聯系項伯,為你智取武關,勸你約法三章,現在建國了,你連匹馬都不給人家拉車,是不是有點過分他苦了那么多年,省吃儉用就是為了反抗秦皇,好不容易秦朝沒了,還要拖著病體跟著你四處打仗,他容易嗎能不能當個優秀的只會給錢的好上司了
正在啃雞腿的劉邦:“”
他的雞腿是徹底啃不下去了。
劉邦發出了靈魂質問:“乃公有這么虧待留侯嗎”
他明明對子房很好啊
想當年,他甚至想過封張良為齊侯,食邑三萬戶。齊地富庶,人口眾多,是他本來打算留給自己的長子劉肥的好地方。只是張良做人低調,堅決不受,他這才只給他封了個留侯,含金量自然比不上齊侯,但堂堂侯爵之尊,也不算辱沒了張良啊
事實上他確實沒有虧待張良,但這并不妨礙季馳光看他不順眼,因為
我那么那么喜歡的呂雉姐姐,這個男人居然一點也不珍惜啊
秦始皇:很好,朕知道了,原來還有這么一條魚藏著呢。
他轉頭看向了李斯:“去查這個子房。”
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