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這輩子就四個兒子,嫡子李重潤十九歲沒了,長子被轟走了,小兒子年紀又小,所以韋后當時挑了個還算安分老實的庶子做太子,這就是李重俊。
李重俊這孩子命不好啊。
季馳光說到他也是唏噓。
韋后立他做太子,那就是為了找個備胎,本質上就沒把他這個小老婆生的兒子當人看。武崇訓和安樂公主常常當面李重俊,以其不是韋后親生呼之為奴。
這也就算了,偏偏安樂公主野心大,想學自己的祖母當女帝,對李重俊的太子之位虎視眈眈,常常進讒言,想把這個兄弟拉下來自己上位。
你見過下臺了還能再活著的太子嗎
往近時看,李賢曾經就是,所以他死了。往遠時看,劉榮曾經也是,所以他也死了。
沒有皇帝能容得下一個曾經做過儲君的人,李重俊當不上皇帝,那就必死無疑。
安樂公主和韋后不把他當人看,整日里不是打就是罵,時不時還給他來點心理壓力,理所當然的,這日積月累下來,李重俊直接就爆發了。
當了一年太子,李重俊直接被壓力壓到瘋,他先是沖進武三思的家里,把欺負了他整整一年的武崇訓父子全部宰了不得不說,大快人心。
然后他開始尋找韋后中宗和上官婉兒。但可惜,如果說殺武家父子是眾望所歸,那殺中宗多少就有點說不過了,君不見李世民都沒殺親爹呢。
于是所有人倒戈,李重俊這個倒霉孩子就這么下去陪他二哥了。
李重俊死了,李重福就做了親爹唯二的獨苗苗,他既是長子,又是半個獨子,畢竟他四弟年幼,誰知道能不能長成
所以李顯一死,他就是最危險的人,一旦李重福繼位了,韋后怕是要死無葬身之地。
最關鍵是,這位還真就不是沒野心的。后頭李隆基造反,給他爹掙了個皇位,李重福就不服,也想和他堂弟一樣整個皇位來玩玩,結果就把自己玩進去了,最后只能絕望之下投河自盡。
韋氏見天幕還了自己清白,立刻淚眼朦朧看向李顯:“夫君,妾身冤枉啊”
李顯也悄悄松了口氣,他是真的不希望自己的愛妻是蛇蝎之人,連忙摟緊了韋氏:“好好好,我知道你冤屈,不難過,不難過。”
在他看不到的地方,韋氏咬牙切齒的望著李重福的住所:小賤種,老娘就知道平日里沒冤了他,果然不是個安分的
她的重潤要當皇帝,李重福必須死
至于李重俊哼,才受了一年苦就受不了的廢物,怎么看都不是當皇帝的料子,就先把他放后面,把李重福解決了再說吧。
原本李顯要是還活著,韋后或許有希望慢慢磨,磨到李顯愿意為了她們母女立安樂公主做太女,就像戰國時期贏柱為了華陽夫人選擇立子楚一樣。
但是李顯死了,韋后本人沒有女皇陛下那敢和天下為帝的魄力,她唯一的選擇,就是讓和她沒有太多仇又年幼好操控的李重茂上臺。
安樂公主也算徹底斷了上位的可能性。
綜上所述,中宗不可能是韋后和安樂公主殺的。
“不好,竟然真是嬴子楚做了秦王”
趙大臉色一變,忙招來一個下人。
“快,快去吧政兒抱來”
這可不是小喪門星了,是他們趙家崛起的未來希望啊
趙國百姓堵門又怎么樣,趙王的眼中釘又怎么樣
等嬴子楚當了秦王,他們家就是未來秦王的外祖家,封侯拜相也是指日可待。
他要把政兒放在身邊養,養得和他最親才好。
趙大心里盤算著,他膝下還有個嫡女,比政兒大兩歲,兩個人放在一起養,叫他們青梅竹馬一起長大,日后親上加親,就能把他們趙家死死綁在嬴政的船上了。
他正想著,嘴角也不自覺露出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