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今年十七歲。
他在祖父辛贊的帶領下,去汴京考科舉。
汴京城很繁華。
這是辛棄疾的第一反應。
自從靠近開封,往來人就逐漸增多,越靠近內城,行人就越發絡繹不絕,每個人臉上都是滿足的笑容。
辛棄疾眼里全是好奇。
他被祖父帶著,走進了一家專門為科舉士子準備的客棧酒樓。
祖父為他們訂了兩間上房。
辛棄疾出身世代官宦之家,生活中從來不缺金銀,家里代代都有人做官,雖說官位不大,大多都是些小官,但是他們辛家家族龐大,人口眾多,多年下來也積攢了不少銀錢。
辛棄疾從小就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只不過
辛棄疾偏了偏頭,用眼角的余光掃過祖父。
他很小就記事了,還記得從前的事情。
小時候,祖父的眼中總是帶著一絲愁苦,就算是在家里也時常是板著一張臉,即使逢年過節,也很難見他笑一笑。
直到長大以后他才明白,那是因為祖父在痛苦自己在金國做官的這個事實。
他們家宗族人口眾多,本是好事,畢竟兄弟齊心,其力斷金,人員多了,官場上總能夠多幾個幫手。
只是沒想到,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家的人口太多,所以官家南逃避難的時候,他們家來不及跟上,只能留在了金國占領的地區,委身做了個金國的官員。
祖父一直都郁郁不樂,直到辛棄疾七歲那年。
那天,祖父一改往日的沉默寡言,嘴角一直噙著笑,腳步輕快的回了家。
他眉宇間的喜色簡直都要飛出來。
見到他,就一把將他抱起來,將他的臉貼在自己的心口,笑道:“好孩子,我們要回家了。”
幼年的他并不明白祖父的欣喜從何而來,只是困惑的歪著頭問:“阿翁,我們不是一直在家嗎”
他們明明從沒有離開過這個家,不是嗎
“不,并不是。”
辛贊一邊反駁,一邊把這個小人兒放下來,大笑道:“我們現在才算真的回了家我兒,岳將軍打下了這座城池我們又重新成了大宋的子民了”
祖父那雙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的眼睛,和他那欣喜的語氣,從此牢牢的刻在了幼年辛棄疾的心中。
從那以后,他第一次對宋人和金人之間的區別有了概念,也開始好奇,祖父口中的岳將軍,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
要是能見見就好了。
小小的辛棄疾坐在床邊,支著自己的下巴,幻想著那位岳將軍的模樣。
嗯說不定有兩雙眼睛
他的這個小愿望很快就得到了滿足。
祖父第二天就抱著他去城中圍觀岳將軍他們進城。
“看,那騎在大馬上的就是岳將軍。”
小辛棄
疾瞪大了眼睛。
岳將軍和他想的一點兒也不一樣。
他一點也不兇,看起來反倒是個很溫和的人,整個人高高壯壯的,穿著一身盔甲,沖著百姓微笑。
陽光灑在他的肩頭,被他身上的盔甲折射開來,看起來亮得讓人移不開眼睛。
“祖父”
小辛棄疾湊近祖父的耳朵,輕輕說了一句話。
“你剛才說什么”
辛贊沒聽清楚,湊過去要他再說一遍。
小辛棄疾微微紅了耳朵,湊到祖父的耳邊,大聲道:“我以后也要做岳將軍這樣的人”
成為岳將軍這樣的人的想法,從此牢牢的刻在了小辛棄疾的心頭。
雖然自己文章學的很好,祖父也常夸贊,但是,小辛棄疾還是求祖父給自己請了武先生,開始習武學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