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其他功課他也沒有落下,他的文章依舊寫得很出彩,詩詞更是讓人拍案叫絕,但是,他依舊一心一意的練武,一心想要做個大將軍。
不過,這一次他來這邊考科舉,考的還是文舉。
畢竟,武將的身份總體要低于文官,就算如今開始改革,但是文尊武卑的觀念畢竟綿延了許久,一時間也難以從人們的心頭被沖淡。
所以,就算辛棄疾的目標是當個將軍,但是,家里人也更希望他先去考文舉。
畢竟,如果以后將軍這條路走不下去了,還能及時轉過來。
辛棄疾和祖父一起吃了一頓好的,第一天,拿著收拾妥當的行李,他走進了考試的地點。
這些年,他們大宋的改革不少,在各行各業中都有變法革新。
而在科舉方面也是如此。
現在除了要遞交卷子,還要在筆試結束之后,休養三天,再去和主考官談談人生理想。
這一關被稱為“面試”。
只不過貢院的考試太折磨人了,很多身體情況一般的舉子,三天的休養根本不夠,所以面試環節很容易出現問題。
針對這個,貢院那邊也讓他們這些舉子填了意向表。
身體弱的,休養一旬后再面試。
身體好的,三天后就能夠見主考官了。
而往后,吏部派官,有些也會參照這些意向表的統計數據進行。
辛棄疾因為自小練武的緣故,身體情況不錯,貢院的生活也只是讓他看上去消瘦了點兒,剩下的完全沒有問題。
所以,三天后,他很順利的見到了自己的主考官。
出人意料的是,這位官員看上去相當的年輕。
頂多也不過三十出頭的模樣。
雖然,這些年朝廷各處改革變法,大力吸收新鮮血液,以至于各部的年輕面孔多了不少,但是能給科舉當主考官的,一般都是三品以上的高官,且在文壇都頗有盛名。
這么年輕就能做上三品官員
辛棄疾震驚不已。
以至于
他答完問題,
走的時候,
都沒忍住問了一句。
“學生觀先生有些眼生,恕學生眼拙,不知先生是”
主考官正在寫記錄評語,見他滿臉困惑,對他微微一笑,道:“不必這么拘束,我也只比你大上一輪左右。”
他放下手中的筆,整了整袖子,正了正衣冠,站起來對他行了一禮。
“在下姓陸,名游,號放翁。”
辛棄疾愣了一下,連忙也拱手致禮,將自己先前說過的名字,再說了一遍。
“在下姓辛,名棄疾,字坦夫。”
兩個人抬頭對視一眼,不知為何,明明一人不曾有其他的交流,卻竟有種遇逢知己的心心相惜之感。
仿佛是此前早已見過,只是忘記了而已。
辛棄疾很順利的通過了考試,成為了翰林院中的一員。
令人震驚的是,短短幾個月的時間,他就和比他大了十五歲的陸游成為了忘年之交。
兩個人都有著滿腔的愛國情懷,而且在政治上的意見看法和生活情趣上也達成了驚人的一致。
甚至就連兩人的詩詞風格都極為相似,皆是豪放瀟灑,蒼勁有力。
這樣的兩個人,想不成為朋友都難。
所以,雖然才剛認識沒多久,兩人就好得跟一個人似的了。
毫不夸張的說,哪怕兩個人認識才幾個月,但辛棄疾對陸游的了解恐怕已經比他夫人還要深了。
兩個人關系好得讓陸夫人唐婉甚至都有些吃味:“哼,我看您啊,得了這么個好友,怕是連家門往哪邊開都給忘了。”
陸游哭笑不得。
不過,唐婉也只是隨口開玩笑的罷了,小小的抱怨完丈夫,唐婉又好奇道:“你們倆當真就這么投緣難得見官人有這么投緣的朋友,不過,投緣也就罷了,怎么還把我們家的貍奴也帶出去”
說到這里,陸游不免有些眉飛色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