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晚上的前半夜,絮雨睡得還算不錯。熄燈后有住客來回走動和老鼠在榻下狂歡之類的干擾,于她而言根本不算什么。
下半夜,當整座城內徹底歸于寂靜,人人墜入黑甜鄉,她再一次做夢了。
她又夢見了那片宮臺,宮臺間暗溝,暗溝盡處花林,花林旁溶溶液池,還有,那若飄在半空的如煙如霧的絕色美人。
“勿歸。”
“勿歸。”
“勿歸。”
熟悉的嘆息聲中,又有隆隆的猶如悶雷的聲音由遠及近隱隱傳入耳中,驚醒了溺在夢里的絮雨。
是新一天的晨鼓的聲,將她從沉夢之中拔了出來。
天仍漆黑如墨。雖然當今的皇帝已不復早年勤政,當上朝的日子里,未必就會如臣下所期待的那般現身,但只要到了那一日,當晨間的第一聲鼓起,不管有多留戀暖衾美婢,當朝那些紆朱曳紫的宰相大夫們還是要趕著點,紛紛騎馬走出各家所在的坊門,打著燈籠,從四面八方趕去待漏院等待。
她躺在陌生的陋室中,聽著隔壁不知什么人發出的鼾聲,靜靜等待天亮。
她知道,夢中美人的所在,就是皇宮。
她要去那個地方。
曉色漸濃,鼓聲歇了,鼠跡銷匿,隔壁鼾聲停止,水聲嘩嘩不絕,有人開門出去,咳嗽,交談,抱怨東家苛刻,夾雜著高大娘在樓下不知正罵誰的聲音。這是絮雨踏入長安的第一個清早。
她收拾完下來,高大娘好似已換了個罵人的對象,站在院中正訓著昨晚給她送過水的伙計“吃飯想撐死,干活怕累死掃個地都要我叫你三遍老娘開店是要進錢的,不是散財觀音,白養你們這些懶骨頭一個兩個都這樣,想叫老娘喝西北風”
正罵得興起,忽然看到絮雨出來,丟下伙計換成笑臉來迎“客人這么早就出門怎不多睡片刻”
伙計正被罵得魂飛魄散,見狀急忙拖著掃把去了。
絮雨點頭回禮“昨晚多謝指點。今早無事,打算過去瞧瞧。”
高大娘笑道“路有些遠。你運氣好,我這正好有輛去東市送貨的車,就在門口,搭你一程,也不多收,一碗胡餅湯的錢,到了東市你再過去,也就方便了。”
絮雨道謝,高大娘送她出來,叮囑趕車的將人送到,這才扭身進去。
絮雨搭著這輛送貨的車到了東市,照著趕車人的指點沿街繼續北上,順利找到景風門,卻見不到高大娘說的告示。她向守衛打聽,得知確有其事,但因考試在即,幾日前便停止錄名。絮雨詢問是否還有補錄的法子,守衛面露不耐之色“你去大恩寺看看快走,此地不可停留”
守衛語焉不詳,絮雨不好多問,轉而向路人打聽大恩寺,知在附近不遠的永興坊內,乃當今寧王府為已故老王妃追福而捐建的一座寺廟。她找去,入寺轉了一圈,在配殿的一面墻前,發現有幾位畫工模樣的人正在繪著壁畫。周圍遠遠地聚了十來人,看起來不像香客,都和她差不多,一身寒酸,當中有滿面苦色的年長之人,也有和她仿佛年紀眼神里滿是功成名就渴望的青年。他們全都凝神觀望壁畫繪制,眼一眨不眨,仿佛唯恐錯過當中的任何一個細節。
絮雨向當中一個瞧著容易搭話的人打聽了下。
此人三十多歲的年紀,五官周正,目光炯炯,著讀書人常穿的襕衫,雖然顯舊,卻洗得干干凈凈,在這些人里顯得鶴立雞群,人果然也熱心健談,所知仿佛不少。
攀談幾句,絮雨便明白了,方才的守衛倒也沒有信口雌黃。
主繪此寺壁畫的畫師,是宮中集賢殿下的畫直方山盡。因前殿的主壁畫已完成,只剩配殿的次要位置,方山盡今天人不在這里,由他的副手宋伯康領著幾名畫工作畫,此人也是前些時日負責畫學招考初錄的負責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