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慶功盛典在新落成的鎮國樓里舉行。
皇帝未再露面。一切典儀,由皇太孫李誨代行。
鎮國樓前,文武百官悉數列位,西蕃、渤海、林邑、真臘、曹國、安國眾多的夷王國使和天下名士逾千人,各按其位,屏息立于樓前,等待吉時的到來。
“當”“當”
在鎮國樓頂忽然發出的洪鐘聲里,殿門緩緩開啟。眾人相繼入內。當那一幅傳言中的壁畫出現在了眾人的面前,畫中,那一個由天神和人間共同構成的世界壓頂而來。它巍然俯臨萬物,如真,又如虛幻。在場之人,無不被其無與倫比的氣勢所震,只覺目眩神迷,心潮澎湃,此時此刻,唯一能夠做的,便是心甘情愿地景仰,向這座日日夜夜受著眾神眷顧的偉大皇城,獻上他們心甘情愿的環拱和崇拜。
在一陣屏息般的寂靜過后,當中,一個不知是誰的白發名士忽然失聲痛哭“就是它啊青山不爛,長安猶在沒有想到,此生我竟還能親眼看它復現我今死亦甘心”
泣聲里,他撲地向畫而跪。眾人跟隨,向著名畫之下前方正中那一個空虛的高位,齊齊下拜。
悠揚的雅樂聲中,皇太孫李誨在宰相太傅裴冀的陪同下現身。他領眾向那虛位再次行禮過后,入了設在旁的次位。
禮官開始宣告封賜。
令狐恭屯邊多年,本就勞苦,此次戰功顯著,加光祿大夫,授兵部尚書之職,自今日起,入朝奉職。
宋國公薛勉以功加封輔國大將軍。
宇文峙世居藩服,思稟正朔,正式受封西平郡王,蜀州刺史,左武衛大將軍。
賀都冊西蕃王,威衛大將軍。
蘭泰因協助平定西南叛亂有功,加忠武將軍號。
其余,除去那些獲得賞金的不計其數的普通士兵,數以百計之人,因各自顯功,也得以在今獲得入內受封的殊榮,或為官,或賜爵,不一而足。
這一場在鎮國樓舉行的慶典,每宣一項,便有禮官及時傳報給在外的凱旋將士,以此夸耀功勞。在開遠門的附近,自然也聚滿無數見縫插針的長安民眾。當許多來自西市的人聽
到顧十二因功得封六品昭武校尉,任金吾執官,爆發出了一陣歡呼之聲,人人興高采烈,與有榮焉。
這一場慶典,一直舉行到了黃昏。
全部有功之人,皆受封賞。
在最后的宮筵開始之前,所有人都以為,皇帝還有一道重要詔令要頒。
這是一道特殊的,遲了二十年的詔令。
今日,在這個場合頒布,應是皇帝最好的機會了。
當初因何,烈士蒙冤,人人心照不宣。只要如今,列出一個可告天下的堂皇理由,朝廷還烈士以當有的英名,那么,在皇帝身后,史官的筆下,他將不僅有掃除喪亂、重固山河的武功,更具反躬自省、過而改之的圣人之德,足以登明君之列。
鎮國樓中,史官端坐一旁,提筆蘸墨,凝神聆聽,正待繼續錄寫最后一道詔令,不料,禮部尚書手中已是無詔,望向座上皇太孫,請他宣事。
李誨遲疑了下,看向裴冀。
裴冀神色平靜,向他微微頷首。
李誨一頓,壓下心中疑惑,宣布開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