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祭告高祖嗎
他真的能保佑大唐嗎
各位唐朝的皇帝搖了搖頭,還是昭陵比較靠譜啊。
而另一邊的西漢,漢武帝聽常柚如此長篇大論,便頗為不滿。
“這個唐太宗什么來頭啊,為什么天幕神女對他如此長篇大論地夸贊”
剛剛他可記得清清楚楚,天幕只是給了一段不輕不重的功績夸獎,就趕緊轉頭罵他了,結果這個什么什么李世民,又是說他最耀眼,就連這種逾越祖制的事也滿是褒贊。
他決定了,他必須得做出點什么更大的功績來,他劉豬
不,他劉徹才該是最耀眼的
劉徹心虛地捋了一下衣袖,差點就被天幕帶偏了。
唐末農民起義,一曲秦王破陣樂,原本已經投降歸附的軍民又重新拿起武器,又給茍延殘喘的唐朝續命20年。只能說,二鳳,平平無奇大唐所有人的白月光實錘了。
秦王破陣,說的是他嗎
李世民被這天幕夸得有點飄飄然,心底十分開懷。
沒想到后世對他的評價竟然如此之高,百姓竟然對他如此愛戴,他更是應該愛民如子才是啊。
只是這怎么突然就轉折到大唐末年了呢,哎,雖然知道各朝各有各朝的命數,只是驟然知道大唐會亡,他心里還是有些不是滋味。
亂世之中,百姓又是一副如何凄涼的場景呢。
常柚一夸李世民就有點剎不住車,差點就忘了自己這一期的主題是丹藥。
她摩拳擦掌,誓要為大唐白月光洗清冤屈,順便吐槽一下這個迷幻的大唐。
之前說到,唐太宗李世民死于胡藥之手,這種說法最早源自舊唐書的記載,說唐憲宗向大臣們詢問神仙之事是否可行,李藩為了勸諫皇帝舉例說明,那舉別人的例子當然沒有舉我們大唐白月光的例子比較有煽動性啊,于是李藩便道“文皇帝服胡僧長生藥,遂致暴疾不救。”
歷來有名皇帝的死亡總是最惹人遐想,尤其如果不是正常死亡的話,那必然引起人們的津津樂道。因而自從這種說法一出,基本上后世人提起唐太宗,總有很多人認為他是吃丹藥死的。
但懂的都懂,勸諫嘛,通常比較喜歡用夸張的手法,至于太宗是不是真的吃藥死的,那可就不關他勸諫的事了,先拿個前車之鑒給皇帝看看再說。
自從劇透過唐太宗是吃丹藥死的,然后又在方才提到自己便是這唐太宗之后,登基不久的李世民便一直盯著這天幕。
他倒要看看自己到底是怎么個吃丹藥死法,覺得實在不像是自己會做出來的事。
此刻聽到天幕如此說,李世民差點一口氣沒喘上來。
如果早知道你們的喜愛如此深沉,什么事都要拿朕來舉例,那這大唐的白月光,不當也罷。
到底是哪個兔崽子的大臣啊,心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