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主公,各有自己的一套求賢的表現手法。曹操呢,喜歡同坐帷席;劉備,喜歡抵足而眠;孫權,喜歡撫摸愛臣之背;而孫策呢,就比較喜歡升堂拜母。
沒錯,升堂拜母雙殺了。
張昭跟孫策也升堂拜母過。
當時江東不穩,孫策與張昭升堂拜母,任命其為長史,文武之事,一應交予張昭負責。
此言一出,處地方的人,全都炸開了花。
什么天幕啊,內涵別人還四個一起內涵
尤其是方才以為自己逃過一劫的曹操
他沒有跟很多人同坐過帷席
孫策表示自己好冤枉。
他分明就升堂拜母過兩回,而且只是帶去給母親見一見,以示對他們的信任和尊重,怎么就被歪曲成那樣了
沉默,是今天的討逆將軍。
而張昭也不負孫策的委托。哪怕之后一直被孫權冷待,不被孫權采納其決策方案,卻仍舊無怨無悔地穩固江東政權。
也沒有擅作主張地去緩步西歸。
只能說,張昭,你果然對故將軍,故劍情深啊。
張昭
他是東漢末的人,他當然知道故劍情深是什么意思。
天幕你這樣做太不厚道了
他沒有他沒有
孫權忍不住側目而視張昭。
張昭,沒有想到你是這樣的張昭。
可是,張昭長得的確不夠年輕漂亮吶,他無法想象自家兄長同張昭故劍情深的樣子。
其實一片冰心向孫策的,還遠不止張昭,另一個比較有名的是虞翻。虞翻是個文武全才,善用長矛,又精通經學,竟然還會醫術。據說虞翻曾經精準預言了關羽的死訊,讓孫權大為震撼。
遠在蜀漢的劉備攥緊了拳頭。
什么云長的死訊
孫策與他確實是君臣想得。
當年虞翻遇父喪,孫策為了安慰好友,還特意翻墻去虞翻家里安慰他。表示“今日之事,當與卿共之。”
說得虞翻兩眼淚汪汪。
策鵝你是會釣的,這句話我咋這么眼熟呢,說吧,你到底對多少人說過這句話
孫策有點心虛。
這等標準句式他確實經常說。
但也不是很多吧,也就是太史慈啊,虞翻啊這種肱骨之臣他才會說嘛。
哎呀,話不在多,管用就行。
虞翻對孫策可謂是一腔真心。據說,有一次孫策去打山越,讓身邊的士兵去追擊山賊,自己一個人騎馬,與虞翻大山里相遇了。
虞翻表示山林草深,恐有不測,愿為孫策牽馬,用長矛開路。
待到平地,虞翻又讓孫策上馬。
孫策則考慮到虞翻沒有馬,不愿一人獨騎,我們馬拉松小能手翻表示,自己一天可以跑足足百里,讓孫策在前面騎馬,自己跑步追著他。
這是什么你追我趕的動人故事啊。
虞翻沉默。
道理他都懂,這個馬拉松翻是個什么玩意。
他那是擔心明府的安慰啊
怎么就被天幕說得如此滑稽。
當然,一對心心相印的君臣之間怎么能沒有夸夸呢
孫策時常夸獎虞翻,跟隔壁引領時代潮流的曹操不一樣,孫策對虞翻的定位很準確,表示虞翻是自己的蕭何。
而虞翻更是十分有自知之明,曾有言道“翻乃明府家寶。”
這是什么可愛的自我認知啊。
竟然在孫策面前大方表示,自己是孫策獨有的寶貝
關鍵孫策自己還十分受用,表示,你說的沒錯。
啊,又是嗑到了的一天呢。
虞翻
他那是知道若去曹魏,必被扣押,如何能繼續捍衛江東自是不能去。
而且他自詡是明府之寶有什么問題嗎
若他真的被曹操扣下了,明府不是失去了一位良佐嘛。
他明明后半句都說了,天幕緣何非要只講前半句。
真是讓他很是苦惱。,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