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無論如何,都不能讓公瑾三十六歲那年去巴丘啊。
還要送補品,每天都送
不差這點錢。
這就不得不提一下周瑜遺書的版本二。其用語深沉內斂,卻飽含感情,明明自己都壯志未酬,忽而短命,卻還掛念著遠在千里之外的孫權。
“愿至尊先慮未然,然后康樂。”
這是什么感天動地的兄弟情深吶。
周瑜無語。
可能天幕滿眼只能看到康樂吧。
明明自己有非常盡職地提醒至尊先慮未然的好嗎
畢竟若他先去,那江東恐除卻子敬之外,再也找不到一個能夠堅定帝業之人了。
周瑜深感壓力重大,必須得努力多活幾年才行啊。
當然,孫權對周瑜的逝去當然是十分哀傷的。他不僅自己身穿素服哀舉,感動左右,甚至親自從京口趕赴蕪湖迎回周瑜的靈柩。
要知道,在那個動蕩的年代,統治者大多是不希望這種跨地奔喪的情況發生的。
就連孫權自己,都差點因為孟仁未經同意為母奔喪而治罪。
沒錯,就是那個因“哭竹生筍”選進二十四孝里的孟仁。
這部簡直就是為了周瑜違反了自己定下的規則嗎哦,又是撿到垃圾的一天呢。
孫權
這病故的是公瑾欸,他肯定是特殊對待這是沒錯的。
但那個什么孟仁,拜托,如果是真有其事,他聽說實情之后肯定也會酌情減免的嘛,他哪里有這么無情。
只不過
這個撿垃圾是為何意啊
反正恐怕不是物理意義上的撿垃圾。
你以為他們的君臣深情便到此為止了嗎
那當然不。
孫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周瑜刷滿了存在感。
十九年后,孫權在建業登基為帝,在登基宴會上,孫權對著滿座公卿當眾拉踩表示“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并點名批評張昭,表示,如果當時聽了張公所言,現在自己恐怕就去乞討要飯了。
張昭
哪里就有要飯這么嚴重
他深深嘆了口氣。
孫權則莫名其妙,他這說的都是實話嘛,怎么就叫拉踩呢
真是想不通。
聽了張昭的話他可不就要去曹魏討飯了嗎
雖然大概率曹家老二對他會很大方就是了。
但孫權也有些猜測,估計既然自己已然登基,恐怕就會開始著手敲打那些不支持他登基的大臣吧。
非但如此,周瑜女配太子登,男循尚公主,二兒子也娶了宗室女,可謂是上了雙重保險。但孫權恐怕萬萬沒有想到,嗯,人倒霉到一定程度,上多少保險也沒用。
太子登、太子妃和周循全都早逝。
孫權看著滾滾江水,發出長嘆“孤念公瑾,豈有已乎”
只能說,長壽有的時候,也是甜蜜的煩惱呢。
剛給孩子們陸續辦完婚禮的孫權
什么
想起之前天幕上次出現之時透露出來的些許內容。
孫權當即決定,從即日開始,太子與太子妃必須天天強身健體,健康作息。
沒關系,二謀,你非但要送走第一位白月光都督,你還將陸續送走剩下三位大都督。
開玩笑,什么叫江東英才多年少啊,意思就是江東的英才很難長命嘛。
孫權聽到第一句,自己還要再送走三個的時候,便已然眼前一黑,差點昏過去。
萬萬沒有想到還有后面一句如此破壞力驚人之語。
怎么,他們江東便這么國運多舛么英才多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