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說過,孫權是很會用人的。會用人的一般都比較會哄人。
孫權主要表現親近的方法有兩個,第一個方法呢,主要實踐對象是凌統,凌統此人很有意思,好幾次在孫權面前嚎啕大哭,而孫權呢,則親自用袖子給人擦眼淚。
凌統聞言,連耳根都有些發紅。
天幕怎么什么都說。
甘寧則瘋狂點頭。
當日可真是哭的驚天地泣鬼神啊,他僵硬不敢動。
第二種呢,則便是我們現在要說的,大名鼎鼎的撫背。當日曹操率軍進犯江東,雖然在會上孫權已斬案明志,但晚上散會之后他與周瑜還是又開了一個小會。
話至情動之處,忍不住撫著周瑜的背道“卿言至此,甚合孤心。”
我在每一本講述這一段的文章中都會看到此情此景的詳細描寫。
可以說,孫權撫背,深入人心吶。
孫權
拒絕添油加醋。
他肯定只是拍了拍公瑾的背。此種再正常不過的舉動怎么要被人誤解呢。
還深入人心了。他孫仲謀在你們眼里已經是這種形象了嗎
周瑜則深深默然。
雖然但是,這個開小會撫背的事情,其他人是怎么知道的呢
周瑜深表疑惑。
當然,他們君臣兄弟之情還遠不止于此。赤壁之戰,是江東周郎最華光異彩之時,從此千古留名,而這背后,與孫權的信任、支持與策應也是脫不開干系的。
赤壁之戰正式打響之前,蔣干得曹操命密見周瑜。
周瑜除了大方地向他展示了一下吳主的賞賜,還深情表示自己遇知己之主,言聽計從,禍福共之。
嗯,好的,孫權很聽你的話,我們都懂。
而私下會見曹操密使之事,孫權卻根本沒有在意,可見其對于周瑜之信任非同一般。
孫權倒沒什么特別的反應。
嗯,公瑾說得都對,他為什么不言聽計從
而且公瑾說他是知己之主誒
意外知道了將來公瑾對自己評價的孫權表示十分滿意。
而且既然如此,豈非意味著赤壁之戰他們大勝
這是好事啊。
拒曹賊于長江以北,江東可得穩固。
跟孫權相關的一個十分唯美的典故也與周瑜有著脫不開的關系。
據說,當年為了迎接赤壁大勝而歸的周瑜,孫權前去迎接,灑酒散花犒勞將士,故謂之吳王散花州。
從此之后,此地便名為散花州。
鮮花配美人,孫權你的小心思果然藏不住了吧。
周瑜沒想到短短幾句話之后,自己就已經從周郎、美都督變成了美人。
他看天幕的心思才是真的藏不住的那一個。
而且主公散花犒勞將士,難不成每一個都是美人不成
周瑜想到自己手下的那些兵士,感到有點微妙。
這話他說不出口。
孫權好冤枉,灑酒散花有什么問題嗎
為什么要質疑他的用心
但吳王散花州,竟然還有點詩意在的。
好,決定了,凡他江東有大勝戰,他都要去散花
但所謂天妒英才,便是如此。周瑜年僅三十六歲,便在巴丘急病而亡。
據說孫權受到快馬加鞭寄來的周瑜遺書之時,忍不住悲嘆道“公瑾今忽短命,孤何賴哉”
深以為然的孫權重重點了點頭。
公瑾可是王佐之才,公瑾若去,帝業何成
便是可成,恐也要大費一番功夫啊。
孫權已經在心里開始謀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