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除了其擁有者獨孤信本人及這個第一老丈人的名號加持之外,獨孤信印本印耶憑借自己正多面體的特性靠真本事火了一把。
畢竟是出現在高考數學試卷上的存在,又結合實物,自然刮起了一陣獨孤信熱,廣大學子趁著一生僅有一次的長達三個月且沒有作業的暑假沖到陜歷博來瞻仰其真容。
其實題目本身并不難,就是問問獨孤信印有幾個面,棱長為多少。
而且還很貼心地配上了透視圖,大大降低了解題難度,但這仍舊還是高考數學題誒
只能說,獨孤信的出名方式果然從來不走尋常路。
常柚在剪輯視頻的時候非常貼心地將獨孤信印對應的高考題及答案以圖片的形式放在了視頻中。
獨孤信
三個朝代的老丈人就算了,至少能說明自家女兒嫁得好。
這個什么什么高考數學題又是什么鬼東西
棱長是什么怎么答案還跟鬼畫符一樣,完全看不明白。
再看一眼自己系在腰間的印章,覺得怎么有種熟悉的陌生感呢
而始皇帝則愈發篤定,天幕那個時代的考試內容絕對與眾不同,不錯,正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研究一下天幕那個時代的人究竟是學的什么,又在考核些什么,竟然能夠締造如此之多從未曾見過的物什。
由于社會秩序的混亂,魏晉時期也是佛教和道教文化逐步走向興盛的時期,佛教,這個自東漢年間從印度傳入中國的宗教,終于在歷經數百年的融合之后,散發出了熠熠的藝術光輝。
展館之中這個占地面積不算太小的北魏菩薩三尊像便是最好的印證。
在漫長的沖突與融合之后,分裂了三百多年的華夏大地終究又一次迎來了統一與光輝。
而這也是帝都長安最為繁華的巔峰。
沒錯,故都長安迎來了它全新的主人,隋唐時期,長安城作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可以說,享譽世界。
各國的商人都能在此找到他們生活的痕跡,甚至都不需要看文物,就知道唐朝必然是個文化大交流的時代,畢竟唐律疏議里頭對于外國人犯罪的處理方法那也不能是憑空蹦出來的唄,肯定是出于現實的需求嘛。
啊這,那不然呢
唐朝百官腦門上緩緩打出了一個問號。
如果不是因為長安城的外國商販日趨增多,彼此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多,他們吃飽了撐的沒事干專門造點沒用的法律條文出來做什么。
除了自己同族人之間的矛盾,其他的,來了他們大唐的地界,當然是聽他們唐律的咯,省得一個個的掰扯不清。
不過俗話說的好,陜歷博的唐代國寶分兩半,一半在珍寶館,一半在壁畫館呢。
基礎展館之中的國寶主要是一個壺蓋不能打開,要從壺底到灌水的青釉提梁倒注瓷壺,非常適合出現在
初中物理考卷之中,咱要不說呢,不愧是都是科舉考試開始興盛起來的隋唐一家人呢,合著你們老丈人獨孤信是給你們打先鋒來著呢,怎么都這么喜歡出題呢。
隋唐眾人及無辜又被中傷的獨孤信
天幕你再說一遍,這是他們給你們出的考題嗎
你們能不能不要含血噴人
而宋朝之后的只會皓首窮經應付考試的文人們更是因為自己竟然對這些所謂考題全數一無所知,甚至還沒有那些頗有生活經驗的普通市井百姓有見解,更是氣得臉色通紅。
奇技淫巧,奇技淫巧,后世人當真是玩物喪志,沒事干研究這些嘩眾取寵徒引人注目的玩物做什么,他們儒生才不研究這些,丟了自己的顏面。
不過顯然處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孔孟們對于這些見所未見大開眼界的東西倒是頗為好奇。
世上竟然還有倒注壺這種東西
水如何才能不從壺口中傾倒而出當真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