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西聆聽著,覺得那樣小小一個的郁久霏,背負著自己破破爛爛的人生,還活得如此開朗,非常不可思議。
“你會想丟棄自己的父母嗎”沈西聆忽然開口,他第一次問到這么失禮的問題,就連郁久霏手腕上的樓十一都動了動。
“小時候會想,因為真的太窮了,”郁久霏沒有覺得被冒犯到,在研究副本發的運動會手冊,“每次餓得睡不著我就想,如果我是個有父母的孩子,我就能吃飽飯、穿暖和衣服、睡舒服的床、從小就有娃娃陪著睡覺,不過懂事后我就不想這些了。”
樓十一悄悄探頭,追問“為什么”
說到這個,郁久霏抬起頭想了想,似乎在回憶“哦,我想起來了,是我們孤兒院收了幾個很慘的孤兒,我差不多是那個時候忽然意識到,父母是無法選擇的,不是有爸爸媽媽就會有我幻想的那些東西,父母可以打人,也可能把孩子砍成一塊一塊的,我就不敢想了。”
孤兒院是個很奇怪的地方,大家都知道親情的涼薄與虛假,卻依舊會期望自己生活在一個健全的家庭里,可往往被領養走了、長大被送來的孩子才知道,家庭有時候吧,倒也沒比孤兒院好多少。
歧視與利用是永遠存在的,孩子被推來推去,不過是沒有能力養活自己而已。
郁久霏見過那些被領養走最后滿身是傷回來的孩子,見過被父母弄得只剩一口氣送來的孩子,見過父母健全但依舊給孩子買了點吃的就送過來的孩子
見得多了,郁久霏慢慢明白,孤兒院里的孩子不是期望一個家,是每個人都希望有一個完美幸福的家,跟他們是不是孤兒沒有關系,人活著,就一定希望且無數次幻想,如果自己出生在一個富有且幸福的家里會是什么樣。
當郁久霏明白大部分所求不過是一個幻想而已的時候,她開始抗拒被人領養走,而是努力靠自己賺錢養活自己,哪怕寒冬臘月給人做煙花做到滿手凍瘡、幾百盒煙花只能換八十三塊,她依舊
堅持不要被人領養。
也因為拒絕被領養,郁久霏的戶口年齡直接被改大了兩歲,提前離開了孤兒院,別的孩子是十四歲剛好住校開始接受國家補貼,郁久霏是十二歲開始的,但她從不后悔。
想看折春藏夢寫的圣母病的日常生活無限第167章治療第一百六十七步嗎請記住域名
沒有吃的,她自己可以賺錢買的;沒有衣服,她可以自己去成衣店工作穿賣不出去的殘次品;沒有被子她可以自己去棉花店工作自己打棉被;沒有玩偶她可以自己買小黃雞。
許多事情,咬咬牙,放棄不切實際的希望,總能達到一個最低標準。
郁久霏就是這么過來的,從不覺得有什么不對,她想要的,都自己拿到了,沒有麻煩任何人,這可厲害了
沈西聆跟樓十一永遠為郁久霏這種勇敢面對任何事的態度感到欣慰,作為一個孤兒,其實郁久霏已經做到了她自己能做的極限,這樣的孩子,怎么不值得一個夢想鄉的獎品呢
后面教室里陸陸續續又來了幾個學生,不過還是坐不滿教室里的所有位置。
黑板上掛著時鐘,在時針指向八的時候,三個老師終于出現在門口,他們疑惑地看了眼座位上的沈西聆,不明白怎么多了老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