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在謝家村吃了幾頓,他們的胃里也很缺油水。
“劉肅,你去找黃泥,帶粘性那種,我做叫花雞用。”宋靜姝對劉肅說完,看向黃嘉平,“嘉平同志,你看能不能想辦法找點能代替碗筷的東西。”
“是。”
劉肅與黃嘉平領命令而去。
宋靜姝的目光則看向謝云崢。
“我來壘灶臺。”謝云崢主動給自己找事干。
“嗯。”宋靜姝對謝云崢的自覺非常滿意,雖然此時她看對方還是有點羞臊,但即將吃上的美食還是讓她有意忽略了那股羞臊。
“媽媽,我們呢,我們呢。”
朵朵跟剩下的小孩緊張又期待地看著宋靜姝,他們也想幫忙。
甚至有些小孩心里擔心要是自己不干活,一會分不到多少肉吃。
畢竟大廚房里吃飯也是按照勞動付出分食的,并不是全部一視同仁。
干重活、累活的,會多分些食物與肉食。
沒干什么活的只能勉強吃飽,但肉食別想得到。
宋靜姝看出孩子們的想法,想了想,說道“你們看看周邊有沒有什么能吃的野菜,有就摘回來。”
六月村莊附近能吃的野菜已經非常少,但要是運氣好,還是能摘到一些的,這樣一來,參與到勞動中的孩子們在吃肉時才能理直氣壯。
“朵朵,走,我們去找野菜。”
晚晚第一個牽起朵朵的手,其他小孩也圍攏了過來。
“別走遠,也不能下河,就在附近,記得拿棍子敲敲地面,遇到情況就叫我們。”宋靜姝叮囑士氣高漲的孩子們。
“知道了。”孩子們齊齊點頭,然后往周邊走去。
他們很聽宋靜姝的話,折了不少樹枝當打草驚蛇的工具,一邊敲打地面,一邊檢查草叢中有沒有能吃的野菜。
作為農村的孩子,尋找野菜是從小跟長輩學來的。
不過這個季節能吃的野菜實在是少,找到的大部分都已經老了,抽起了很高的苔,有些還開了花,結了種子,這樣就是不能吃的。
不過晚晚這些孩子也沒氣餒,尋找得很仔細。
一會的功夫就有了收獲。
歡呼一身,孩子們蹲下身子忙碌起來,朵朵也有樣學樣。
宋靜姝跟謝云崢一邊忙碌自己的事,一邊留意孩子們。
這會不在河里洗澡,兩人也沒太擔心,雖然黃嘉平與劉肅去忙碌去了,但在暗處還有兩位同志保護著,孩子們那邊真要有什么事,是能在第一時間發現的。
野外的灶臺非常好壘。
河岸邊到處都是圓滑的大鵝卵石,只要找到三塊大小差不多的按照三角的型態壘放一起就行,這樣壘出來的灶臺雖然需要更多的火力,但也能三面加木柴。
在不缺柴火的野外,這樣的灶臺更好用。
壘灶臺很簡單,謝云崢在壘完灶臺后,又在一旁整理出一片空地,地面全是石頭,烤土豆時只要把柴灰與土豆扒拉進去要不了多久就能熟。
石頭的導熱性很好。
宋靜姝也沒休息,而是在做準備工作。
土豆倒出來不需要清洗,反正一會要滾柴灰的,麻煩一點的就是腌制雞肉,還有清理活生生的黃鱔,泥鰍,螃蟹。
“可惜沒有辣椒。”
宋靜姝一邊用鹽研制雞肉一邊說了一句。
“江浙這邊的口味清淡,太辣虎子他們可能吃不習慣。”忙完的謝云崢走近宋靜姝,伸手給妻子捋了捋垂落臉頰的發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