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別有豬籠草、捕蠅草、捕蟲堇、茅膏菜、瓶子草、貍藻、其它捕蟲植物七個大類。
這里的人流量最大,一靠近就能聽到游客發出的驚嘆聲。
“哇,你看這棵豬籠草好小哦,籠子好可愛,紅紅的像是一個小燈籠。”
女生轉頭看向好友,聲音充滿了新奇。
她湊近觀察這株不到20公分的豬籠草,每個葉子末端都掛著一只紅色的捕蟲籠,圓鼓鼓的,和綠色的葉子相比顯得好小。
旁邊的介紹牌標注著紅燈豬籠草。
默念了一聲它的名字,女生把手放在玻璃前比了比“籠子還不如我的小拇指長,它真的能捉到蟲子嗎”
好友也不確定“應該能吧。”
女生心生憐惜“希望這只小可愛不要餓死。”
其實食蟲植物除了捕捉昆蟲之外,還能通過光合作用、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營養來滿足自身需求,捕捉昆蟲只是它們的加餐。
即使短時間內沒有成果,也不會影響它們的存活,最多會影響生長速度。
正說著,一只黑色的螞蟻被捕蟲籠散發的香氣所誘惑,爬到了籠子邊緣。
它伸出觸角在周圍碰了碰,正打算一探究竟時,卻因瓶口太過光滑而落入內部,被里面的消化液所淹沒。
女生等了半分鐘都沒見螞蟻爬出來,看來這株豬籠草確實將螞蟻吃掉了。
“好厲害,它真的能捕捉昆蟲哎。”女生驚訝不已,“明明長得這么小這么可愛。”
籠子才一丁點大,三四公分的樣子。
啊啊啊,好可愛啊。
她感覺自己已經愛上了這種植物,捕獵的時候有一種奇怪的反差萌。
就是沒拍到捕獵的場景
這是她第一次見到食蟲植物捕獵,覺得特別新奇“早知道剛剛應該拍下來的。”
好友“沒關系,前面還有很多,我們繼續往前看看。”
女生興奮不已“嗯嗯,今天我一定要拍到。”
孫宏輝來到了食蟲植物區,各種各樣奇形怪狀的食蟲植物出現在他的眼前,令人眼花繚亂。
這里不是開闊型的景觀區,而是由透明的玻璃將植物與游客隔開,方便這些食蟲植物進食。
“米蘭達豬籠草。”
孫宏輝看了一眼名字,這棵豬籠草的籠子為淺綠色,有華麗的寬唇和漂亮的紅色斑點,最重要的特點是籠子非常大。
明明整個植株才四五十公分,其中一個籠子卻已經有近30公分,比他的手掌還要長,顯得有些失衡。
米蘭達豬籠草是由大豬籠草和諾斯豬籠草雜交而成,為單獨培養的園藝品種,籠子比例是所有豬籠草中最大的,觀賞性極佳。
孫宏輝又接連看到了捕蟲籠為紅色、白色、綠色、紫紅、并帶有各種鮮艷花紋和斑點的豬籠草,籠子最小的只有指甲蓋大,大的有成人小臂長,每一株都很有特點,充滿了熱帶風情。
他原本以為豬籠草只有幾種,沒想到會有那么多大大小小、顏色不同的植株,籠子的模樣也各有不同。
有馬桶形狀的馬桶豬籠草,有上寬下窄的漏斗型捕蟲籠,有像茄子一樣圓滾滾的籠子,也有如倒立的魔術帽一樣細長的形狀
令人嘆為觀止,大開眼界。
豬籠草屬于多年生藤本植物,除了較小的植株外,其它豬籠草或是搭了架子、或是攀附在布置好的樹枝上,大大小小、不同形狀的籠子從半空垂落,場景新奇而震撼,有很多游客都在拍照。
由于豬籠草植株相對高大、且需攀附在支架上,所以大多安置在了食蟲植物區的后方區域,前方與蕨類植物生長在一起的多為植株較小的捕蠅草、茅膏菜、捕蟲堇、瓶子草一類。
孫宏輝看著眼前的瓶子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