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的形狀略顯奇特,根狀莖匍匐,仿佛直接從地面拔地而起瓶狀直立的葉子,似一個個漏斗聚在一起,開口處有頂蓋。
每個瓶子便相當于豬籠草的一個捕蟲籠,上端開口,內部能分泌蜜汁和消化液來吸引昆蟲。
瓶子草色彩艷麗,瓶子下方通常為綠色,上方則布滿了漂亮的花紋,紋路一直延伸到瓶口處,翹起的頂蓋宛如蝴蝶翅膀。
它們的樣式各有不同,有的呈管狀,有的呈喇叭狀,還有的呈壺狀,形狀多樣,裝點著綠色的區域,帶來藝術般的色彩。
孫宏輝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植物。
瓶子草,不僅能捕捉昆蟲,長得還挺好看。
其中有一種非常知名的品種眼鏡蛇瓶子草,吸引了大量游客的注意。
它的葉子為單型,從根狀莖中扭曲上升,整體形似昂頭發怒的眼鏡蛇。
頂部隆起、圓潤如蛇頭,通體為晶瑩的淺綠色,外表帶著紅色花紋,形如蛇的鱗片;頂蓋從彎曲的葉口耷拉下來,同樣帶有少量紅色網紋,好似分叉的蛇信,惟妙惟肖。
雖然長得像眼鏡蛇,卻比眼鏡蛇可愛多了,是很多食蟲植物玩家及收藏者的終極目標。
眼鏡蛇瓶子草的養殖難度較大,需要較高的日間溫度及較低的夜間溫度,因其原生地終年有冰涼山泉流入沼澤或河岸,所以其根部適應了較低的氣溫。
當天氣炎熱時,需將冰塊放于土壤表面降溫才能保持生長。
好在展覽溫室能夠自動調節光線和溫度,為它們保持充足的光照;到了晚上,葉晗會用在冰箱中冷藏的礦泉水澆灌,同時噴灑少量植物營養液促進其成長。
如今這幾株眼鏡蛇瓶子草發育迅速,瓶子數量增多,已經長出了好幾窩小眼鏡蛇。
遠看有些嚇人,可近看就會發現它的奇妙之處,比多肉還要可愛,晶瑩剔透,紅色的花紋交錯縱橫,像一個個琉璃做的擺件。
當它們捕食時,頂蓋伸展,很像眼鏡蛇張開嘴巴咬人的樣子,十分有趣。
食蟲植物愛好者們瘋狂拍攝著這幾株眼鏡蛇瓶子草,進而上傳到愛好者論壇。
他們中的有些人為了收藏這種植物找了不少門路,由于要從國外原產地引進,渠道、手續、金錢缺一不可,只有少數人能夠獲得這種罕見的食蟲植物。
可即使拿到了,能養活的也不多。
這里的環境與原產地相差太大,無論是溫度、光照、晝夜溫差等等,沒有一項條件符合,養殖難度極高。
能勉強養活已屬不易,更遑論優化和培育。
他們沒想到會在花間集見得長得如此旺盛的眼鏡蛇瓶子草,頓時激動不已。
成熟的瓶子草每棵長出了十幾個瓶子,個個都有20多公分,形態漂亮,花紋清晰,色彩鮮艷,狀態極佳。
是他們見過最完美的眼鏡蛇。
照片一發,立即引來眾多食蟲植物愛好者的詢問。
“在哪兒拍的”
“誰養的”
“我靠,哪位大佬這么牛膜拜。”
“上次在y省食蟲植物展區展出的都沒這個漂亮。”
“是專家吧,我記得咱們論壇里有不少國家研究院的專家潛伏在內。”
“問問這位大佬出嗎私聊,價格包滿意。”
然后他們發現,照片的拍攝地全都指向同一個地點花間集植物園。
隨著花間集的名字在論壇中越來越響,眾多愛好者一波接一波地前來這里參觀。
別看圈子小眾,全國加起來至少也有幾萬人,讓花間集的熱度更上一層樓。
等來了之后,愛好者們激動地發現,這里不僅有眼鏡蛇瓶子草,還有許許多多國外引進的珍貴食蟲植物,每一株植物的狀態都很棒,簡直是他們夢寐以求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