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天鵝這樣的大型猛禽還好,其他個頭較小的鳥類若是大片大片的飛在空中,在空中不停移動;或是棲息于枝葉繁茂的枝頭、隱匿于高大的灌木叢中,尋找和統計會十分困難。
所以,林業局會在大批鳥類出沒的濕地或公園設立數個觀測站,站在高處用望遠鏡等設備在開闊的濕地監測,運用樣點法和樣線法計算出整體的數量。
數據會有一定誤差,需要工作人員長期觀察、不斷發現和記錄,才能完善野生鳥類的種類和數量。
葉晗手中拿的是10倍雙筒望遠鏡,用它觀測果然非常清晰,畫面拉進了數倍,甚至能看到疣鼻天鵝在蘆葦叢的間隙梳理羽毛的模樣。
經過幾位觀察員和保護協會的分散統計,很快得出了結論。
元主任“初步觀測小天鵝數量26只,比去年增加了9只;疣鼻天鵝21只,增加6只。
數量非常可觀。”
這應該是截止今年10月30日,市觀測到的最多的天鵝族群。
作為猛禽,它們群體數量不多,成年后的天鵝往往會自行離去。
去年在欒湖濕地生態保護區觀測到了66只小天鵝族群,那是近年來最多的一次。
如今在花間集這片不算大的水域中,居然觀測到了47只野生天鵝
就如同他去年所說,確實是一個奇跡。
說明這里的生態環境明顯好于其他區域,是天鵝們非常喜歡的棲息地。
而且通過與去年的群體對比表明,本該離開的成年天鵝也跟著一起來了,還帶了自己的伴侶加入,使得族群進一步壯大。
今年遷徙的日期同樣比往年提前的半個月,除了有氣候的影響,想必這里的環境也功不可沒。
第一次前來的曹主任完全沒想到數量會如此之多。
他環顧四周,這里的面積與動輒千畝的濕地公園和保護區實在相差甚遠。
但看這群野生天鵝的狀態,一個個羽毛光滑油亮,翅膀寬厚有力,覓食高興了就撲棱起翅膀、互相嬉戲打鬧,或是在幾個水域間來回飛行,比在保護區還要愜意。
這是它們自己選擇的環境。
曹主任讓觀察員做好記錄“小天鵝和疣鼻天鵝均為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數量稀少,希望葉園長注意保護。
我們回去后會將資料提交上報,給予花間集一定的支持,保證它們在這里安全過冬。”
葉晗“好的主任。”
從天鵝湖離開,一行人前往水杉林。
馬上就到11月份,隨著氣溫降低,水杉的葉子在逐漸變紅,現在只是一小部分,等到11月中下旬,整個水杉林都會被染成紅色。
眾人走在林間棧道上,能明顯感受這里的鳥類數量在增多。
清脆的鳥鳴聲和撲棱翅膀的聲音在林中回蕩,水杉微微泛紅的葉子倒映在水中,景色如油畫般美麗。
即使是經常參與野外調查的工作人員,都不禁為這種景色所迷醉。
翅膀的撲棱聲響起,葉晗拿起望遠鏡觀測,是一小群白頭鵯bei。
它們頭頂有一小撮白毛,又叫白頭翁。
十幾只落在低矮的樹枝上,背部的羽毛為黃綠色,胸前灰白,體態優美,細細的爪爪在樹枝上動來動去,伸著頭好奇地看著他們。
等到拍攝的時候,它們叫了幾聲,很快飛入下方的灌木叢中。
白頭鵯在市不算少見,雜食,會吃農林中的害蟲,屬于益鳥。
葉晗正在繼續觀察,忽然聽到一陣悅耳的鳴叫。
婉轉悠揚,嗓音細細的,像是小小的歌唱家,還有其他鳥兒作回應。
其他人也聽到了,不約而同地放輕了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