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心展臺離開,序廳的周圍擺放著幾個巨大的植物標本,橫亙于高約60公分的展臺之上,外圍有玻璃防護,吸引了不少游客拍照。
姚冰和譚雙雙也跟著走上前去,只見陳列在展臺上的是足有4米多長、直徑超過50公分的海南黃花梨老料。
它的樹皮表層已經起了一層厚厚的包漿,看來有一定的年頭。
外皮為淺黃褐色,內部珍貴的心材則為紅褐色,生長輪明顯,具有鮮明的顏色區分。
頂部帶有兩個粗壯的分叉,其余則是一整塊完好的木材,能看到海黃表皮所特有的鬼臉紋路,為純天然原木。
柔和的講解落入耳中“本次展出的是樹齡超過400年的海南黃花梨學名降香黃檀原木,為明代時期栽種,主干長43米、重425公斤。
黃花梨木作為名貴樹種之一,與紫檀木、雞翅木、鐵力木并稱華國四大名木,現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禁止隨意砍伐”
姚冰聽取講解時,部分游客看著眼前的老料驚嘆不已。
要知道,海南黃花梨因木質極為穩定,不變形、不開裂、不彎曲,油性好,紋路美觀,木材帶有淡淡的降香等優勢,備受明清皇室的喜愛,在一百多年前便已砍伐殆盡,僅剩下零星小樹,資源幾近枯竭。
目前被列為二級保護植物,在相關部門的帶領下,培育了大片的人工林。
然而海南黃花梨生長速度極為緩慢,有“三十年不成材,六十年不成候”之說。
野生海黃需要歷經百年才能長出碗口大的心材中心用料部分,長成20多米高的大樹需要300500年。
這也使得價格居高不下,僅剩的野生樹種被頻繁盜挖,不得不派出保安24小時巡查,動用各種措施保護。
此次,葉晗打造的熱帶雨林樹種便有海南黃花梨。
花間集一次性引入200多棵直徑超過15公分的珍貴樹苗,將為野生樹種的恢復做出巨大貢獻。
講解結束,姚冰兩人圍著標本觀察時,聽到了周圍游客的討論。
“這么大的一棵,估計得有兩百年吧”
“不止,起碼有300400年的樹齡,你看內部的心材,是能做家具的大料。”
“真是難得一見。”
“記得前幾年拍賣過兩棵枯死的海南黃花梨樹,兩棵一起拍出了1400多萬的天價”
“我的老天,居然這么貴”
聽到的人不由得張大了嘴,1400萬的價格簡直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不信你搜一下,當時有很多媒體報道過。”
姚冰和譚雙雙對視一眼,心下震驚。
雖然早就聽說過海南黃花梨的大名,可誰能想到價格竟然如此高昂。
那么,眼前的這棵價值簡直無法估量。
幾百萬,還是上千萬
花間集
再次刷新了她們的認知。
剛來到標本館,單一個序廳,便令人大開眼界。
繼續沿著序廳參觀,與海南黃花梨相對的展臺,放置了一棵同樣粗壯的樹干標本。
長5米有余、直徑近60公分,樹皮灰褐色,上半部分有較密的環狀葉痕。
上方的墻壁展示著它的葉片標本,葉柄足有25米,葉片像一把圓形的蒲扇,扇骨向外根根直立,看起來碩大無比。
通過這些特征,對植物有不少了解的姚冰、判斷它應該是棕櫚科的植物。
“貝葉棕。”譚雙雙看著標本旁的介紹屏幕,名字聽起來有點奇怪。
耳機內傳出講解眼前的標本為棕櫚科貝葉棕屬植物貝葉棕,佛教五樹六花”中的基本樹種之一。
古印度用其葉刻經文,保存數百年而不腐爛。
貝葉棕一次性開花結果植物,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分支花序;50年開一次花,單次開花千萬朵,開花后很快死亡。”
一輩子只開一次花,開花后便死亡
不知怎么,姚冰突然覺得十分悲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