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思瑤在心底偷偷打著小算盤,能用別人的資源就用別人的資源,能發展自己的事業就盡力發展,最好是讓別人感恩戴德地替自己發展。
什么是黃世仁,這就是啊
只不過,能達成她這構想的朝代可不多,想伸手從鄰居家里買點東西,還是需要先建立起來良好關系的。
劉恒不排斥和鄰國建交,只不過在高祖打敗仗之后,大漢確實一時半會兒沒那個心氣兒打匈奴。
這兩年得天書指點,大漢的國庫肉眼可見地豐盈了起來,各地的日子也好過了很多。
當然,他的日子也好了許多。
再節流都不如開源來得有用,各地能改良種子的都改良了種子,能曬鹽的都在官府的維持下曬了鹽,能種甜菜、甘蔗的自然也不會放過。
原本是打算官府統一辦理的,這樣能收到錢也多些,不過劉恒和大臣們考量過了。
有天書在就不缺新的賺錢的法子,不與民爭利的話,也能賺些。
于是現在是在定價和納稅上限制了米商、鹽販、糖販們,酒坊也在規定不能私下釀安全性未知的酒,就靠這樣也賺了不少銀子。
國庫充盈,也不是沒有人上頭思考戰事,可惜啊,朝中武將能打的少,給不了足夠的底氣。
只希望天書能別光鼓動打仗,也給指點打勝仗的辦法。
江思瑤哪里懂呢她連打仗該怎么打都不清楚,非要她講點東西,估計除了十六計,也就是農村包圍城市。
比趙括這個紙上談兵的還差出一里地,畢竟趙括還有知識儲備,江思瑤連鍵盤儲備都沒有。
當然,天書談的火藥,劉恒也在安排道士們嘗試著去煉了。
劉恒稍微摸索了一下火藥的原理,大抵是從煉丹炸爐上衍生出來的。
搞明白這個,煉的出丹藥的和煉不出丹藥的,都被他搜羅了出來,一起趕進度呢。
就是不知道是天書沒講太細,還是這些人悟性不高,亦或者是膽子太小,現在也就能給他看點煙花。
劉恒也不是不喜歡煙花滿天的樣子,就是如果能像天書展示的那樣,在匈奴的地界開個蘑菇云什么的,他會更加喜歡。
這就純屬是做夢了,雖然江思瑤也喜歡這個夢,但是這受限于知識水平和科技樹,實現的概率微乎其微。
像劉恒這樣的守成之君被江思瑤激起開疆拓土之心的不在少數,不過守成慣了,大家總是比較保守,一時之間還是想著再積攢積攢實力,不急于開戰。
當然,某些已經被鄰國打怕了的,就很難提起勁兒,早就服軟了。
至于嬴政、劉徹這些本就沒放下過開疆拓土想法的,自有自己的規劃,也不至于會被天書幾句話一刺激就找不到北。
大家這些年皇帝也都不是白當的,局勢看得清楚的很,即使皇帝白當了,也總有有能力的,或者是怕死會說話的官員勸著別急于一時。
就像江思瑤自己,學習也慢慢悠悠地來,一點點進步,總會學進去。
好了,暫時不覬覦別人的東西了,我們講講定量研究。
實際上很多化學反應,能反應起來都是有條件的,除了高溫、加熱、點燃、電解、催化劑等等條件之外,物質的比例也是重要的條件。
就像是配比是,一硫一硝碳,當然實際上是四分之的硝酸鉀,十分之一的硫和百分之十五的碳。
除了硝化棉為主的現在的火藥,倒推去以往都是這種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