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支的和大炮用的會有細微差異,這咱也不了解多少。
化學追求的便是盡可能細致地把東西都留存下來,以便之后復刻,當然,物理、生物他們也是這么想的。
化學中,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是指的是該物質在總物質中的含量,就跟上面舉例的含量是一個意思,碳占十分之一。
真就是一瞌睡就有人送枕頭,劉徹聽這幾段話就像是在聽什么賞賜一樣。
“天命在我啊,這是匈奴和該被我大漢吞并。”一激動,劉徹都忘記了稱孤道寡,開開心心地把這幾行字寫在了一旁的絹布上。
劉徹時期已經有紙了,不過到底是不如絹布質地柔軟,也不如絹布結實,劉徹的案頭多數會備上空白的絹布,等著他自己記錄一些比較重要的事情。
像是備忘錄一樣的存在。
被安置在“皇家道觀”一搞研究就是數日的欒大太感謝天書的雪中送炭了。
和隋唐時期已經有了火藥不同,劉徹這年代道士們煉丹炸爐,都是自覺功夫不到家的。
哪曾想這還能研究出專門負責爆炸的東西
而欒大本人的研究是磁石這方面,和煉丹術不說南轅北轍吧,也是比較難磨合。
不過好消息是,他正是炸爐派。
壞消息則是,不管丹藥是什么成分,他都炸。
進展很大,畢竟一直在砰砰直炸,也絲毫沒有進展,畢竟根本沒辦法從他這里得到火藥的成分。
唯一能分析的便是哪些丹方炸爐效果會更大一點。
倒也是被他發現了含硫的物質們。
跟他一起在這忙碌的其他道士也大多陷入這樣的困境,他們要不是煉丹術極佳,真的有煉丹方面天賦,基本不炸爐的,亂搞也不炸爐。
這就比較難研究火藥。
也有炸地比他還兇些的,真的給人一種如雷貫耳的感覺,就是聲音大的不一定炸的效果好,炸的效果好的,又真的會傷到旁人。
一群人像是無頭的蒼蠅一樣,在道家的煉丹術中來回找尋著能讓他們煉制出火藥,炸出那么好看、龐大的蘑菇云來的辦法。
說實話,現在還有不少人,堅定不移地認為,蘑菇云是上天降下的神罰,這一定是他們道系的研究。
肯定要搭配咒,才能炸出那么厲害的效果。
在神學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行,什么世界上沒有神明,他們都不信。
這天書也有可能是神跡的象征,不,它就是
“福生無量天尊,道爺救苦救難,總算聽到了本道的難處,得到了這成分,就好做了不止一點。”
天書之前的展示倒也不是沒給具體有哪些,不過其中不少都是手書,記錄的比較真實的同時,也經過“本人”加密,難看難懂。
而且更多的都是傷害展示,像是告訴大家。
瞧瞧看,這世界上有這種能炸山的東西,多厲害。
讓人平白看了眼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