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大們”可算是有了方向,也可算是不再擔心自己的小命了。
眾目睽睽放映的欺君之罪,就算不是現在干的,也多少是道士們在另一個時空犯下的錯。
欒大本人就更慘了些,甚至在研發這炸藥的環境還被道友們擠兌了,畢竟他得的“好處”最多,還尚了公主,雖然現在沒這好事能給他攤上了,但嫉妒總是會在一些人的心里滋生。
而當利公主卻是真的根本沒來看過這位在另一個時空會成為她夫君的人。
曹襄還在世,不知道自己死因,但是知道自己死后老婆會嫁給滿口謊言的道士,這位出身世家大族的權貴公子可太心疼自己的夫人了。
這些事日除了保護自己的小命,就是淚眼汪汪地圍著夫人轉,跟夫人千叮嚀萬囑咐,自己過得好才是最主要的,哪怕是皇帝爹的要求也可以適當推拒。
總不會殺了自己的親生女兒的。
當利公主也是這么想的,所以不慌,畢竟看天書,那時候的父皇應該是求仙問道最虔誠的時間段,又是給死去的夫人招魂,又是求長生的,忙得很。
而現在,父皇根本沒時間忙那些事情,恨不得一柱香掰成兩柱香用,比起長生,頭六臂才是父皇目前剛需的能力。
把一個自己當個用,大臣也是。
當利公主看得明白,劉徹也心疼自己的女兒。
一在絹布上寫完了,就又想到道士,想到欒大,想到被自己嫁給騙子的女兒。
害,還是要好好彌補女兒。
秦漢的狀態都是一樣的,在火藥方面是完全的零基礎,到了隋唐火藥才有了書面記載。
不過到了火藥發展最迅猛的明清時期,配比也只是接近江思瑤了解的“最佳”配比。
得了江思瑤的公式,不少朝代開始忙活了起來,都希望能真的更上一層樓。
都講到這里了,我們順帶講下物質的進一步認知,也就是原子結構,和細胞相似而又不同。
細胞是從生物層面給大家介紹的,這是從物理層面。
原子結構分為質子、中子、電子,當然也有中微子、光子這些,還有比它們更小的存在等著人類去發現。
實際上這些發現也是,我們在春秋戰國的時候就i已經知道了“物質是無限可分的”,但是咱又是沒有繼續研究,給了歪果仁可乘之機啊朋友們
春秋戰國,也就是東周時期,大家是不會這么自稱的。
而且由于這階段諸王紛爭,并沒有一個統一的強權,基本大家都不能發言,想明確是自己都是個難度,不少人還在當別人家的樂子看。
最先提出來的是十九世紀,嗯讓我想想,就是清朝那段時間啦,可惡,咱清朝也不是給力的朝代,別人努力騰飛,我們努力倒推。
別說像春秋戰國那段時間諸子百家思想開放了,直接大搞文字獄,清風不識字都能當做是陰陽自己。
別太有病啊喂
“清風不識字”涉案人員雍正臉當場就黑了下來。
怎么又被扒了一件黑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