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有踏入仕途的蘇軾對這句話十分不滿,他把滿臉寫著好奇的弟弟按回書桌。
“別看了,跟兄長一起學習。”
蘇轍沒好氣地看了自己這不著調的大哥一眼,把已經伸到自己腦袋上,開始擼自己頭發的手挪開。
“沒事做你就去多讀幾本書別干擾我。
以及,我看見了,菜菜的哥哥,會撈你的。”
說實話,就是蘇家這倆兄弟的腦子,一時半會兒也沒立刻明白過來這笏板上的意思,不過弟弟,蘇軾這倆關鍵詞就夠代入的了。
蘇軾還想有幾個弟弟啊
有蘇轍一個還不夠嗎
那顯然是夠夠的了,蘇軾生無可戀地轉過頭去,看著天書上那塊笏板還明晃晃地懟著。
這東西會被多少人看到啊
就算是蘇軾,也沒有想過在全國人民面前以這種方式出名
蘇軾急得開始揉自己的頭發,甚至不小心扯斷了幾根,給他自己疼得“嘶”了一聲。
蘇軾這個當事人還沒怎么樣,蘇轍先后退了幾步,“你別賴我啊,這事兒和我沒關系。”
作為弟弟,蘇轍真的從小被自家這個哥哥給坑到大。
兩人的年歲實際上差距不大,僅僅相差兩歲,但是蘇轍在這段兄弟關系里卻是飽經風霜,被揠苗助長了。
當然,蘇軾沒有,蘇軾還沒長大。
兄弟倆的關系一直很好,奈何蘇軾喜歡做點無傷大雅的小惡作劇。
比如說忽悠弟弟今天需要上課,然后兩兄弟一起洗漱完成,背著行囊,走到關閉的學堂外面。
蘇軾快樂地拉著弟弟翻墻進去,照顧學堂里養著的孤單流浪貓。
那可是貍奴,流浪的小貍奴
而且有整整三只。
然后蘇轍就和他照顧了一天的貓,為了功課不落下,還是拉著哥哥一起背書一起給貍奴們布置了更加溫暖的窩,甚至做了木工活,制作了仨飯盆和仨水盆。
甚至給貓貓們常常攀爬的樹,做了一些裝飾。
至于老槐樹自己有什么意見,那就不得而知了。
諸如此類的事情數不勝數,蘇軾會一拍腦袋就帶著弟弟一起去做什么事情,比如夜爬山看日出,夜游船賞星夜,都是蘇軾做的出來的事情。
而蘇轍則是負責,保持平穩的情緒,然后和這些事情一一和解,也和永遠保持一顆樂觀的心的哥哥和解。
蘇軾神情略有些幽怨,他委屈巴巴地看向弟弟,“弟弟,菜菜,撈撈。”
就知道這人不會因為這種事情不開心,蘇轍還以為自己這哥哥會說出什么話來,甚至安慰的話都在嘴邊了,沒想到是毫不在意地自己開這個玩笑。
果然,這人的腦子里面除了文學之外,沒有別的有用的東西。
智商都用來干重要的事情了,所以平時就隨便當個八歲小孩了。
蘇轍自己安慰好了自己,甚至開始配合起了蘇軾的上一波表演。
“我什么都沒看到,我去學習了,兄長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