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提出這個分析的人,是絕對不承認,天書說的那表現的很慫的朝代,是和他們一樣的大宋的。
絕對沒有這種可能
而趙匡胤、趙光義之后的朝代,已經有所明悟,那就是自己這個宋,確實重視文、輕視武,也確實有著,花錢消災的想法,財大氣粗于是連打發另一個郭嘉也是想著用錢打發,而不是戰斗。
不過,泥人還有三分火性呢,被天書這么反復念叨,不少人已經從軟糯可欺,變成了服不服、不服就干的狀態了。
如果江思瑤知道了,那必然會當即下達,脫敏失敗的診斷書。
這不像是站起來了,不再當一個只會花錢買平安的慫宋了,更像是吃錯藥了,膨脹了,不清楚自己幾斤幾兩了。
這其中,就有宋神宗趙頊,趙頊是支持王安石變法的,本身就是銳意進取派。
當然,原本的時候,王安石變法和宋神宗的支持,都是受到了很大的阻力的。
現在嘛
感謝一些天書的大力支持,雖然是嘴巴上支持的,但是十分有用。
因為有些世家是宋朝才崛起的,自認為和宋朝是一衣帶水的關系,他們可以自己罵,但是絕對不能讓別人罵。
所以現在還反過來幫助王安石變法了。
隱田問題
查天書都說了,我們不差這點錢,多少田都差出來。
軍隊改制
改不改了怎么能變強大
至于天書教的制造火藥的辦法,更是已經被他們充分的利用了起來。
宋朝的優勢在于,他們并不像是秦漢那班毫無根基,唐宋時期已經有煙花、火藥的研究了,成效還算顯著。
想從現在的基礎上加強,也并不算是一件難事。
大宋如火如荼的改革,就想什么時候,從天書嘴里聽到一句夸贊的話,也不想被夸有錢、文藝了,能夸點武力值方面的就很不錯。
所以啊,他們在很努力的練兵,每天上朝都會分析一下鄰居和自家的實力對比,想研究出怎么才能打一個勝仗。
武官更是每一天都在換著發言機會,對不少人來說,可是難得在這么多文臣面前高談闊論,而且文臣們還會附和的時候了。
簡直是人生高光階段。
上行下效,上面想打一個漂亮的勝仗出來,下面對鄰國們的態度自然也就緊張了起來,至少沒有一開始那樣什么都往外送了。
或者說,自從天書的內容說不出去,也不能自己帶出去之后,不少間諜都喪失了信任,想送送不出去,難得送出去了關于大宋的,人家又不信了。
也算是一件好事了。
這其中,被天書提到了,而現在也當上官,甚至和弟弟的官職一樣的蘇軾,完全沉浸在了大宋全民皆兵的氛圍里。
他,作為一個文人,極其享受這樣的氛圍。
畢竟是能說出“左牽黃、右擎蒼”的男人,心態上就是偏向于武將的灑脫氣場的。
蘇軾去的是禮部,他弟弟蘇轍去的是戶部。
現在朝廷上下對他弟弟蘇轍都十分信任,畢竟是“弟弟,菜菜,撈撈”的主人公弟弟,想撈別人,一大要素就是,自己屁股干凈,身居高位。
而這兩者在政圈都是稀有人才,值得被好好培養,這最值得去的,便是戶部了。
聽上去不會偷偷當國家蛀蟲的人,放在“糧倉”里再合適不過了,必然會好好守護糧倉的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