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好好的日子還沒過夠,可不想因為這種原因對上大秦的鐵蹄。
老秦人瘋的很,劉邦之前在豐縣的時候,可沒少見識,作為楚和魏的交界,經歷的戰爭只多不少。
看到的那些秦國的將士,打仗都比別人瘋一些。
當然,也成為秦國人之后,劉邦總算是知道了原因,軍功換爵位,堵上性命升官發財的道,能不瘋嗎。
只可惜啊,他劉邦還是沒有那股子狠勁兒,舍生忘死對他來說難度還是有些大的。
所以,張良搞小動作被他發現的時候,劉邦第一時間就召集了沛縣原班人馬開了小會。
與會人員分別是幾人之中職位最高的蕭何,蕭何說什么是什么的曹參,急得找不著北的劉邦,十分認同張良的范增。
“我們,還是把張良給”趕出去吧
劉邦這才感覺自己的日子步入正軌,之前雖然是當上了泗水亭長,但是吧,在家里的地位并沒有得到提升。
他依舊是游手好閑的模樣,也沒得到鄉里鄉親的夸贊,父親也沒覺得他有多光宗耀祖。
但是啊這一切從他領頭辦了學堂之后都變了。
他的地位一下子高了很多,買東西的時候,街坊鄰里都主動多送點,作為泗水亭長也更有威信了,在家說話都硬氣了起來,也被父親、祖父狂夸。
一整個農民翻身把歌唱的狀態,劉邦可享受了,也正是如此,在范增推薦張良、甚至見到拽里拽氣的張良的時候,他沒有拒絕。
可誰能想到,這張良似乎是真的對大秦心懷不軌啊
哎,不是,張良是怎么做到一本正經教小孩子怎么制作火藥,還說不難的
這真的不難嘛
在第一次爆破的時候,聲音巨大,劉邦替張良扛了下來,承認了這個錯誤。
第二次,知錯犯錯,劉邦以防自己掉馬,主動向張良學習火藥的制作。
然后,這人就在火藥教學課上給劉邦灌輸一些秦朝不把人當人看的思想,試圖攛掇劉邦謀反。
劉邦是靠什么抵抗住張良的洗腦的
靠意志力。
畢竟,已經經受過一波考驗了,范增也是個能說會道的主,不能因為他勸服不了項羽就不把他的嘴炮技能放在眼里,那是因為人家項羽軸。
至于為什么范增勸服不了劉邦,自然是因為劉邦也軸,堅定自己的想法,除非自己想改變。
堅持自我的劉邦,遇上同樣反秦信念堅定的張良,造成的結果就是。
這倆硬抗著讓劉邦學會了火藥。
威力不算大,但是聲勢浩大。
于是又引來了一波新的人來檢查他們這里是不是意圖謀反,還好一直以來蕭何和當地縣令的良好統治,大家都安分守己,看起來就很良民。
劉邦再次逃過一劫。
這背后自然也得感謝情報探子的默默付出,已經換了一波又一波了,大家都學會了火藥的制作工藝。
大秦也是很感謝“張良-劉邦”一對一火藥補習班的,教會了不少兄弟姐妹。
至于張良意圖謀反的事情,現在人已經在眼皮子底下了,再想搞點事那可就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