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還沒有發生的事情,趙高和胡亥也應該為此負責,大秦因為他們二世而亡,因為他們陷入戰亂,不償還怎么能行
在嬴政緊急和智囊團一起想大秦公關措施的時候,江思瑤還在歲月靜好地講著造紙,全然不知道自己無意中的話語給別人帶來了怎樣的驚天影響。
畢竟,“后繼無人”這四個字,對國君來說簡直是最大的黑點,六國的余孽能在這個方向上編的黑料可太多了。
江思瑤不管,她只管講造紙術,不管“廢墟重建”工作。
蔡倫找出來的步驟也很簡單,并且原材料更加好找,容易得到就降低了不少門檻,制作出來的紙張呢被叫做蔡侯紙,被一直用了很久。
制作蔡侯紙的第一步呢,就是挑選原材料,這很重要,關系到做成的紙張能不能做出平整的效果,能不能摸上去沒有那么粗糙,能不能不是那么的易碎。
蔡倫根據前人的經驗,選擇了大家用過的麻頭、破布、舊漁網等等,甚至首創了用樹皮造紙。
選好原材料之后,自然是開始正式進入造紙程序。
第一步,是選擇、處理原材料階段,也可以理解為做菜之前的備菜,東西沒處理好匆忙就開始下一步的話,只能讓自己手忙腳亂,實驗也得不出好結果。
而在備菜,啊不,處理原材料階段呢,首先洗干凈是必要的,誰也不想最后造出來的紙有臟東西存在吧。
洗凈之后稻草切成小塊;構樹、柳樹、桑樹等木料,去掉樹枝樹皮,樹干入水浸泡一夜,次日脫皮處理,依舊是像稻草一樣切成小塊,好搗碎成紙漿;竹子反切入料;至于舊漁網,現代的都是尼龍纖維是不能造紙的,但是古代的是麻纖維制造的,洗干凈也可以作為造紙原材料。
江思瑤幾乎說完了所有她知道的材料嗎,大家只關注了現代的“尼龍纖維”。
“這尼龍,又是什么龍”有不明所以的書生,對這個詞感到恐懼,竟然和龍有關,以后的漁民怎么敢的
漁民也震驚,用龍來捕魚,這不就是傳說中的,大材小用嗎
甚至也沒人問這么“敏感”的話題,就怕真的會有“無辜龍”是受害者。
因為是不知道的東西,所以他們甚至沒想到,漢代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龍須糖。
龍須糖跟龍毫無關系,尼龍自然也和龍沒關系。
洗干凈處理好的材料,要進行下一步的漚煮,比如清洗處理好的竹子,浸泡之后讓它重分吸收水份,加上被處理好的樹皮、舊漁網、麻頭等等,能搗得多碎就搗多碎,加上水,熬煮,煮到所有的材料都徹底變爛,煮成紙漿。
在這個過程中呢可以放上一塊大石頭,壓住,可以協助煮得更爛。
“到現在的都不是很難,就是加上了個樹皮。”張良聽著天書講的步驟,看著被放出來的制紙的視頻,學得很是認真。
他的好同事韓信發出靈魂拷問,“這看上去就跟白沒什么關系,是怎么最后煮白的中間門是做了什么,產生了這個變化難不成是中間門換了東西嗎”
韓信的問題也是劉邦的問題,他是怎么都沒想到,這些東西明明沒有一個和白色有關系,最后竟然能做成白紙。
不過韓信問過的問題,劉邦不想再問一遍,于是他另辟蹊徑,重新找了個角度,問了個和韓信差不多,又有些不同的問題。
“這些麻麻賴賴的東西,怎么做那么平的,最后還易碎不太信啊。”
“不信你還能讓天書送你點讓你看看”張良沒說話,韓信直接開麥懟人。
劉邦一霎那都在想,這個皇位究竟是我坐上了,還是韓信坐上了,他怎么那么囂張
但是吧,劉邦忍讓韓信,和韓信變得囂張的原因是同一個。
這個世界太大了,需要打仗的地方也太多了,劉邦是一個有開疆拓土野心的人,他需要韓信,他甚至離不開韓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