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子就成了個閉環。
但是韓信也不是沒有見識,他從天書口中,結合現在的情況,覺得有一條路很適合他。
那就是他韓信帶兵推進,然后劉邦安排人開始做那個“火車”,他開疆拓土到哪里,劉邦就跟進到哪里,有了“火車”,運送糧草也不過是須臾之間門。
他也就不用擔心后勤跟不上的問題,至于糧草的來源,有了新地方就讓新地方一起用新的辦法種地,他打不了等一年再往外打,多簡單的事情。
韓信越想越覺得,這個辦法可行,甚至能一直打到他垂垂老矣,再也不能打仗的時候,總是會有地方給他供糧的。
韓信甚至寫了完整的奏折上書,最后還是劉邦,他,蕭何和張良三個人來分析這件事的可行性。
基本上不可行,就是天書嘴里的“理論上來說”的可行。
畢竟,新開拓的地方會乖乖照做嗎土地質量和現在一樣嗎適合種地嗎
等等不同的因素導致著這件事無法像韓信幻想中的那樣,打一國,養一年,再打一國。
更主要的事情。
“那什么火車,我們還一點頭緒都沒有呢。”劉邦有點不好意思,畢竟這方面一直是他在安排人負責。
韓信倒也沒有表現地多么震驚,甚至可以說是冷淡,“哦,想到了。”
這幾個字可是把劉邦給弄惱火了,他罵罵咧咧,“想到了想到什么了是我不想嗎現在多出來的料都已經能發一個軍營的盔甲了,但是這個火車真的很難啊。”
劉邦的訴苦韓信充耳不聞,劉邦的話韓信當場就信。
“給我們軍營一人一套。”
“什么”劉邦是真沒想到,這個人是真的油鹽不進,“你心里除了軍營和帶兵打仗,究竟還有什么”
“還有讓全世界都屬于大漢。”
這話說的,別的不提,讓劉邦著實開心了一陣子。
然后韓信補充,“到時候你能不能分點地方給我,讓我稱楚王啊,我是真的想稱楚王。”
“啊,好說好說,你要多大。”
劉邦飄飄然。
“沒多大,那個日不落就挺好。”韓信直接獅子大開口,全場靜默。
劉邦等了一會,發現韓信沒有改口,甚至十分認真的表情,于是劉邦再說。
“那個,你再問我一次。”
“你能不能”韓信話還沒說完呢,就被劉邦打斷了。
“你什么你,喊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