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二位老師,失陪一下。”
兩人還沒想明白是要去干什么呢,蘇轍就徑直向在和人“聊天”的蘇軾走過去。
“兄長,歐陽老師在找你。”
“別給臉不要臉啊,你們蘇家也就在川渝”另一個人見蘇轍來了,也沒有收斂,不知道這話是說給蘇軾一個人聽的,還是也說給蘇轍聽的。
蘇軾把手遞給蘇轍,蘇轍力氣大,輕易地就拉過來自家哥哥,兩人并肩走回去,顯得后面的人特別氣急敗壞的模樣。
“哥,這種人,你就不應該多說話。”蘇轍不理解,話應該說給聽得懂的人,對于聽不懂的,直接動手就好了。
蘇軾在天書評價之后,總覺得天書說反了,現在更是這么覺得,“你這樣的,竟然在官場上混得比我好嘛真是難以置信。”
兩人說話間,已經走到了歐陽修的面前,歐陽修視力不錯,聽力也還可以,雖然沒有聽到他們對那個人的話,但是聽到了蘇軾最后的這句,笑道。
“如果蘇轍是拿我的名頭去壓的話,那他還真的比你適合官場一點。”
“這是什么,官官相護嗎”蘇軾不理解,說話也比動腦子更快。
“我算是信了,你弟弟啊以后一定能當丞相。”
梅堯臣也跟著歐陽修評價,四人之間的氣氛反而比三人更加自然了些。
或許是蘇轍看起來過于沉穩,但是行動的時候又弱點很明顯。
上位者從來不抗拒這種弱點明顯的厲害人物,就怕一身毫無弱點,能力又強,那就讓人起疑心了。
正如漢初三杰,一心一意為漢室江山付出的蕭何,也故意賣了破綻在劉邦手上。
蘇軾是個比他弟弟蘇轍更為活潑的人,只是說幾句話,也能看出,這倆兄弟,應該是弟弟更有主意,但是弟弟聽哥哥的,也怪奇怪的。
要是被他們摸透了現代文化,就會發現,竟然有一種人類是天生的兄控、弟控,會無條件地愛護自己的哥哥、弟弟,就像是堅持不懈撈哥哥的蘇轍一樣。
放在古代,也是感天動地的親兄弟情誼了,換個別人,早就斷絕關系,任由蘇軾一個人浪了。
蘇軾四人一起聊了聊,大家倒是向好了近期的未來,怎么在管家面前露臉的事情,也算是一次圓滿會面了。
而江思瑤,這個創意人,又回頭接著講起了印刷術。
雕版印刷術比較適合印刷需要大規模的作品,比如佛、道的典籍,儒家的經典,又比如說農民看天時需要的歷書。
甚至說,在印刷術出現之后,連被朝廷的欽天監所掌控的,歷書這塊,都有民間膽大的敢染指。
講道理,這膽子是真的大,畢竟啊,對于欽天監、司天臺這類部門,他們本就沒多少實權,全指著這歷書盈利。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們得有三百六十六天在夜觀星象、日觀星象,推算老黃歷,然后奏頒下新歷,老農民們結合黃歷,和他們的日常經驗,種地在心里就更有數了。
這么一項工作,都有人搶,搶就算了,日子還不一樣,讓人咋辦
沒辦法,唐朝的時候,即使是頒布法令,禁止地方私印歷書,都沒能禁止。
不過,這時候已經到了唐的末期,如果是盛唐,李世民下令,那自然是和那晚唐兩番景象,
這也和百姓對朝廷的信任度有關,晚唐之時,百姓已經大多不再信任朝堂,甚至是說,有些人已經在意圖謀反了,這種時候,別說是跟他們說官方的歷書更準了,他們都懷疑你能不能撐過這一本老黃歷。
強壯的老虎,僅僅是打個哈切,也會有兔子被嚇得屁滾尿流地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