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各方面胤礽都很像康熙,倒不是說處理的辦法之類的像,而是生活習慣上像。
甚至,康熙把胤礽養的更加嬌氣,很多東西,康熙有的,哪怕自己沒有都會優先給胤礽一份,然后剩下的人再撿邊角料。
只不過,以往胤礽接受了他的賞賜之后,都是謝了就了事了。
現在嘛,因為康熙在實驗室,東西先往胤礽那里送。
康熙沒想到的是,兒子也學了他的舉動。
東西最多的那份給康熙往實驗室里送,然后自己和剩下的人分著邊角料吃。
以往養兒子的時候,沒給兒子吃邊角料,選擇自己吃。
兒子養他的時候,兒子也自己吃邊角料。
很怪,像是顛倒了父子關系。
當然,這想法要是被其他人知道了,大抵只會再度意識到,康熙養幾個兒子是。
養太子,和養其他人。
一直都知道有這種差距,事事印證了這個差距。
太子處理事情也有條不紊的,不過比不上胤禛的耐心,偶爾會懶得想東西,直接把著急又需要動腦子的東西直接往實驗室送。
依舊沒有獨當一面的能力,但是康熙很受用兒子的依賴。
老大、老三、老十、老十三、老十四都沒什么耐心,忙活不了幾天就各忙各的去了。
甚至老十還托關系黏上了老九,兩個人一起在各種地方混。
其他人也都各自找了借口,沒有再繼續處理公務。
不過老八倒是負責,他一個人扛起來了老大、老十的工作量。
康熙也看了他的,說實話,單從處理的結果上來看。
老八的手段是嫩了點。
怎么說呢,就像是太子和老四都有比較專業的帝王心術的手段,而老八能處理,是他貼近了康熙的思維方式。
康熙都覺得很怪,在這些人里面,處理事情最像他的是老八。
而老八,他平時根本沒有關注過。
老八在揣摩別人心思上是真的有一套,如果被揣度的人不是康熙自己的話,康熙都會給他這個能力點贊。
太屈才了,不應該用在處理公務上。
這技能,放去國外,頂替別人皇帝三個月,都不會被發現真假吧。
至于為什么是三個月,因為康熙就研究了內燃機研究了三個多月,大臣們一直以為他在處理公務。
多虧了時不時把高難事件往實驗室送的胤礽,和負責偽裝康熙的胤禩。
沒穿幫,根本穿不了幫。
如果繼續研究復印機的話,估計又得這樣,康熙想了想朝堂的事情,又想了想自己的身后名。
一咬牙,還是決定再當幾個月的實驗家,皇帝這個身份暫時就讓幾個兒子偽裝一下,影響不大。
能穩得住。
江思瑤不知道自己在推動一個皇帝的轉職,這個皇帝還是康熙。
但,也就是康熙會顯得不那么奇怪,畢竟是能自己學的下去微積分和別國語言的人,還有什么是他學不下去的呢
驚訝于事業狂康熙會轉職,但是好像也就康熙能轉職成功,放別人身上,學都有點學不進。
江思瑤不知道這件大事,她在琢磨靜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