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書說的話自然和有些大臣理解的不同,甚至都不是同樣的基礎下。
聰明人自然懂,大漢的水平和天書隔著唐宋元明清,隔著數理化生,但是沒那么聰明的,熱血上頭,只想著“撿漏”在劉徹面前立功的人,準確來說就是蠢而不自知、又貪心不足的人,都沒在腦子里多轉兩道,直接開始踴躍報名。
劉徹來者不拒,甚至許諾如果像天書所言,只需要這么短的時間,那答應給研究出來的人封侯。
一時之間,那些個傻子就更加狂熱了。
巨大的財富時常會讓人忘乎所以,忘掉背后的難度和風險,也忘掉自己的能力,只一窩蜂地踴躍報名,想當這個在大漢制作出手機的人才來。
是蠢貨還差不多。
陳阿嬌聽到這件事,都不想再聽劉徹自己的談度了,無趣地比了個手勢。
“彘兒,你的大臣們,腦子不會比拳頭還實在吧,就一點不能用嗎”
劉徹笑瞇瞇地把劉據舉高高,結束了自己的“早教行為”,像是事不關己一樣,十分淡定地回道。
“有聰明人,也得有點笨的,有人淡泊名利,也需要有人野心勃勃,最后聽話就行了。”
陳阿嬌語塞,她悄悄看了下眉目柔順,溫柔地笑著看向劉徹的衛子夫,深刻懷疑,劉徹喜歡的就是聽話這款,而不是能力或者其他。
但是一想,宮里也不是沒有其他性格的人,又打消了這個念頭。
劉徹是真的覺得,手下聰不聰明的,不如聽話,怕得就是有小聰明,但是不聽話的。
至于這手機,研究肯定是要研究的,但什么時候出成績,劉徹卻不急。
就像是最近才有了穩固的玻璃大棚才種荔枝一樣,劉徹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到指南針、火藥上去,剩余的人手也都見縫插針地進行農業方面的研究。
事情總歸是有輕重緩急的,而這個手機,看起來是能改變世界的東西,卻不著急,因為這個世界暫時也沒能力被這么改變。
畢竟
那些蠢才只聽到了研究出來要多久,但是沒有意識到,關于物理的這些東西,能成功學習的并沒有多少。
對力的研究倒是讓不少墨家和公輸家的人優化了不少設備。
比如威力巨大的,西漢大規模使用,又不想因為火藥而讓它退休,優化之后的勢力更加強力,倒也能繼續再任職了。
但是,無論是電也好,還是磁也好,都并未能被西漢的人們完全弄懂。
現在都沒明白,金屬里面的電怎么導出來,“保存進”金屬中的閃電又會以什么樣的形式被釋放出去,還有摩擦產生的靜電,這些都是怎么被后人利用上的。
難道真的有神仙
墨家的人懂這些,手底下有墨家的,自然也了解,他們雖然沒有和門客們接頭討論過這剛剛出現在天書上的“手機”,但是也是能懂的。
基于電和磁,之后產生的東西,是那么好研發的
這些人不會是想拿個空殼騙陛下吧
要是打著這個主意,那可就大錯特錯了,畢竟劉徹真不是傻子,他是真的有一點點自己研究過天書帶來的變化。
天書說要通過雜交實驗,讓種子們得到優化,劉徹就會和衛子夫一起在后宮里挑塊地做實驗。
實際上甚至不會用自己的名義來做,都是說是衛子夫勤勉,節儉之類的話,也不做什么大的業績,只是自己記錄下,真的有提高收益便可。
這是陳阿嬌在放下自己高傲的心,也放下對劉徹的愛,總算是把目光放在了身邊。
就比如天書出現這兩三年,開始愛好農桑的衛子夫,竟然不是心機深沉,早早為了皇后之位做自己的名氣,而是替劉徹背黑鍋。
也是她從想要當劉徹的愛人身份轉變為當個后宮里的花瓶,想法改變之后,收獲了劉徹的戰友情。
于是陳阿嬌成了劉徹找方士煉丹的背鍋人,別說這個形象確實很適合她,畢竟在此之前,她樹立的戀愛腦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了,大臣們都覺得毫無違和。
以至于在天書已經說丹藥無異于是服毒的時候,大臣們還主動給陳阿嬌煉丹找了個理由,傷心過度于是想慢慢服毒自殺。
他們寧愿相信陳阿嬌是戀愛腦,真的在磕丹藥,都不愿意相信在后宮偏僻之處來來往往的方士們是在正經煉火藥。
也不像個正經的樣子,畢竟真煉出丹藥了,火藥反而是稀缺品。
還有前段時間的紙,又是衛子夫承擔了所有,也不是,有了陳阿嬌之后,陳阿嬌也能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