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氣,夏啟和劉徹在天書的彈幕區大戰三百回合,兩人實在鬧騰,逼得商湯、姬發、嬴政這些人都來打圓場了。
不得不說,也是一種本事。
這些人自成一體的吵架體系,江思瑤根本融入不進去,只好稍微搭個腔就繼續學習。
逃避,雖然可恥,但實在有用。
知道了過度開采對環境造成的惡劣影響,我們也不能因噎廢食,完全不利用環境發展。
只要把握好這個度就行,比如釣魚會撒餌料,很多人撒的餌料都足夠彌補釣上來的那些魚了,更別說會主動把珍惜魚類,幼生魚放生。
細水長流的發展才是真的發展,發展釣魚這個愛好是這樣,以釣魚為生也得這樣,現代對江河湖海的魚類保護措施是,休漁期,這條河這十年里不能打漁,當然,國家也會給選擇種田的漁民補貼的。
而過度打漁的危害,咱古典名著西游記里面也講過,涇河邊掉金色鯉魚的漁民最終一尾魚也打不到。
江思瑤這個話對別人有沒有觸動,其他人不知道,但是對朱元璋是觸動極大的。
專業太對口了,他就是這種喜歡管東管西,管天管地,所有事全往自己身上攬的人。
原本還不知道自己能在保護環境上出點什么力,原來還可以勸漁民種地,感覺也可以勸山民放牧,很不錯,有想法了。
嘴里嘀嘀咕咕的朱元璋,他機智的腦瓜子震驚了自己的幾個兒子,大家對視,各自松了口氣。
還好我和大哥不像爹,就讓老三老四老五們自己蠢吧,朱樉安心了。
朱棡、朱棣他們也是這么想的。
朱標則是覺得朝中還得招點新人,招點鬼主意多的,和父皇一起天馬行空,也可以找點穩重聰明敢于直諫的,攔著點。
大明的皇太子,依舊是為了大明殫精竭慮的一天。
在自然資源的開發上,我們以晉城為例,礦產資源極其匱乏的我們華夏,有晉城這塊風水寶地,正所謂是人從眾晉,晉城的煤炭資源豐厚到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的。
而合理開發利用也是為了方便未來的可持續性發展。
煤炭的市場是極其廣闊的,所以永遠不要著急過度開采,錢留著甚至還會貶值,看大明的寶鈔不值錢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但是煤炭不會,它一直有市場。
大明再度受創傷,朱元璋是數遍了自己的臣子也沒撈出來個懂經濟的。
可惡,天書有本事嘲諷,怎么不給他個培訓,教一下他這些大臣啊。
人是完全能被教出來的,以前朱元璋就信這一點,現在天書的教導成果已經在大明遍地開花了,朱元璋更是這個理念的忠實信徒了。
當然,也不是江思瑤不愿意,如果朱元璋想要的話,只不過,質量什么的就不太能保證了。
雖然現在的知識教學也沒有多少質量可言,畢竟是學生視角的學習。
對能源的利用是可以分為多種多樣的。在開采了煤炭之后,先煉鐵再煉鋼,就可以得到鋼材。
開采之后進行氣化、液化的操作,將會得到液化氣,煤氣。
而如果對開采之后的煤炭進行煉焦處理,將會得到焦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