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室外雨下得極大,密密麻麻的雨點子從陰沉的天空中降下來,圓潤的雨點子落在青石板宮道上,像是在地面上盛開了一朵朵透明的煙花,附著在宮道上的冰雹碎渣子也被雨水給極快的融化了。
健碩的御前太監們與身著黃馬褂的帶刀侍衛們冒著滂沱大雨將坐落在紫禁城東北角的景祺閣給包圍的嚴嚴實實的。
行走在宮道上的宮女、太監、嬤嬤們遠遠瞧見這仿佛要抄家滅族的駭人架勢,忙紛紛閃身避開。
康熙父子六人一路從南往北撐著油紙傘來到景祺閣的大門處,只見朱漆紅門色彩斑駁,門上的銅環都生出來了一層厚厚的銅銹,周遭的紅墻也瞧著有些黯淡,雨水從金黃色的琉璃瓦屋頂上流淌下來,還會把破碎的碎瓦片給一并帶下來。
這處偏僻的破敗小宮殿里坐落著帝王打不得、罵不得、殺不得、碰不得,但卻又有愧的透明人。
萬歲爺的態度就是宮里的風向標。
對面太后娘娘居住的寧壽新宮被修繕的多么漂亮,那么這處與冷宮無疑的院落就顯得有多么破敗。
來來往往經過此處的宮人們也會覺得晦氣的自動把這處小宮殿給忽略了,內務府的匠人們更是不會想著過來將此地給整修一番。
當年全家被滅口的建寧大長公主剛住進這景祺閣時,帝王明里暗里派了許多人監視著此地。
可隨著平西王吳三桂死亡、接他班的庶出孫子吳世璠也跟著死亡、三藩盡滅、盤踞在寶島上的鄭氏家族被降服,收復回來的寶島重新歸入清廷的管轄,帝王手中的權柄與威勢一年大過一年,久而久之,在此處明里暗里監管的人也被慢慢撤走了,景祺閣也跟著成為了紫禁城中讓人忘記的地方了。
上到阿哥公主、嬪妃小主,下到宮女、太監、嬤嬤們偶爾提及此地亦或是不經意間碰上住在此處的“透明人”,都忍不住得唏噓感嘆幾句,造化弄人。
汗阿瑪,咱們要進去嗎
大雨順著竹制的傘骨往下滑,胤褪瞧見他們一行人匆匆忙忙趕到這里,自己汗阿瑪非但不急著沖進去收拾叛徒,反而還滿臉復雜、自顧自地瞧著這大門、紅墻、與破碎的金黃色琉璃瓦,忍不住出聲催促道。
康熙從多年前的記憶中掙脫出來,臉上的神情也變得嚴肅了起來。
r跟著帝王身后的魏珠、梁九功瞧見萬歲爺的模樣后,未等康熙發話,魏珠冷著一張臉,幾步沖上前,飛起一腳就將虛掩著的景祺閣宮門給踹開,領著御前太監與帶刀侍衛們沖上前開路。
康熙也帶著自己兒子們跨過宮門檻,走進滿地枯草、地磚破裂的廢棄前院里。
前院掛滿蜘蛛網的廊檐花架子上養著幾盆番柿花、番椒花與向陽花。
與破敗的建筑比起來,時值深秋,這幾盆花雖然早已沒了果實、沒了青翠,但花盆表面被擦拭的干干凈凈的,盆中的植物也被修剪下了枯枝,等待著來年開春落進泥土中的種子會再度發芽。
去過后世的康熙、老大、太子與老四瞧見這幾盆花,也明白了它們在未來的名字可以作為蔬果吃的番茄,能增味御寒的辣椒,以及瓜子可用來當炒貨零嘴、還能榨出植物油的向日葵。
跟在父子六人身旁的梁九功瞧見康熙等人一臉莫名的看著那花架子上與周遭環境格格不入、精心伺候的“觀賞花卉”,忍不住輕咳幾聲,壓低聲音道
“萬歲爺,如果奴才沒記錯的話,建寧大長公主的女兒以及養母懿靖大貴妃對這三種觀賞花卉是有幾分喜愛的。
換言之,這幾盆花不是建寧大長公主養給她自己看的,而是養給她死去的嫡女與養母“看”的。康熙聞言抿了抿薄唇,將視線從花架子上收回來,徑直抬腳往能住人的后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