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兩位老哥哥說的話雖然有些道理,可老夫我啊,只想著倘若洪武老爺子和馬皇后真的在天有靈瞧見明日有清朝皇帝來他陵寢前祭拜了,他們夫妻倆也不知道會不會氣得從孝陵中蹦出來啊歸根到底眼下的形勢還是得怪洪武爺之后的那些大明君王們不爭氣啊,若是他們爭氣,唉”
三個老頭子說的正上頭,坐在他們仨身旁的倆中年男人似乎是聽不慣了,一個圓臉短須的男人忍不住開口小聲道
“馬老、李老、王老,說句真心話,我覺得如今咱們這頂上的清朝皇帝其實還是做得挺不錯的,你們生于明末,懷念明朝固然無可非議,可你們也不睜眼看看晚明都腐朽黑暗成什么樣子了官員們貪污成風、宮里面的宦官干政,朱家的王爺們各個嘴里吃的流油,底層的小老百姓們餓的餓死,凍的凍死,內部農民起義不斷,外面蒙古、沙俄虎視眈眈,要讓我說清廷和蒙元還是有區別的,蒙元那是一丁點兒想要好好治理江山的樣子都懶得做,起碼這清太祖努爾哈赤起兵前也是給明朝當官員的啊,在東北邊將手下為大明穩固邊防立下不少戰功呢,太宗皇太極,順治福臨也是會用漢臣的明主,哪個王朝不出幾代明君哪個王朝又不生幾個渣滓咱們不能因為眼下是滿人當政就蜷縮在這江南水鄉里不動彈啊”
坐在他身旁的另一個長著國字臉的中年男人也端著杯茶幽幽道
“我覺得段兄說的話不錯,咱們這些讀書人不應該拘泥于頂上的皇帝究竟是哪門哪派的,只要他們心系百姓,治理江山時能讓百姓們過上安寧的好日子,咱們就應該去參加科舉努力成為官員為百姓們做事。”
“爹,安老,李老,王老,早些年咱們也不是沒有反抗過清廷,但是各位叔伯們,你們也瞧見結果了。”
“二十多年前,那平西王吳三桂舉旗起事時,我就不太看好這個藩王,奉勸過諸位叔伯們要謹慎行事,莫要被當成槍使了。你們嘴上答應的好好的,可行動上卻是怎么辦的”
國字臉男人放下手中的茶盞從椅子上站起來,臉色漲紅的攤著雙手激動道
“你們一聽到吳三桂高呼出來反清復明的口號,呼啦一下子頭腦一熱,拿錢拿物、砸鍋賣鐵地去支援他了,選擇性忽略當初清軍就是被吳三桂引入關的,那南明的小明王就是吳三桂拿著弓弦給活生生勒死的這人先是背叛了明廷投靠清廷,轉而瞧見清廷不愿意讓他在南邊當土皇帝了,又轉頭拉攏另外倆藩王、暗地里拉上寶島上的鄭氏家族一塊對付清廷,這種兩面三刀的做派,完全就是為了自己一家一姓的利益在鬧,可笑的是你們還覺得這人心中真的有明朝的君王,心心念念著想要看到吳三桂勝利那一刻,明朝斷掉的國祚能夠再續起來,最終呢你們也瞧見了那吳三桂眼看著勝利無望,直接就登基為帝,國號還反手定成了吳周這周字我是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橫看豎看都瞧不出來哪點與明長的一
樣了”
李老、王老被中年男人的話懟的嘴巴顫抖說出來話,馬老則直接“唰”的一下從椅子上站起來,顫顫巍巍的舉起右手里的拐杖就照著自己不省心的兒子打去,邊打邊罵道
“你個忘祖的混賬玩意兒你今個兒怎么還調轉槍頭對那韃子皇帝說好話了你讓我們幾個老家伙睜眼看晚明的腐朽與黑暗,你怎么不用你那一雙招子瞧瞧清廷這兩年辦的都是什么破事兒”
馬老邊說邊一氣之下抬手拽掉自己纏在腦袋上的黑布,指著自己半個光溜溜的腦門,氣憤地辱罵道
“那些從白山黑水里走出來只會挖草藥、打獵的蠻子們懂什么詩書禮教知道何為儒學經典”
“他們不懂得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嘛野蠻的推行剃發令讓咱們漢家男兒們各個腦袋后綴著根大辮子,用這種難看至極的發型來生生惡心我們蠻子的那些女子們也是不懂得腳大臉丑的道理,各個不知羞女子纏足是咱們漢家女子遵循幾百年的風俗習慣,蠻子們一入關那老太后就讓那蠻子小皇帝下放腳令,如今這康熙直接把咱們女子纏腳的規矩給廢掉了這簡直就是在胡鬧”
“女子們懂啥她們就應該纏足就應該待在深宅后院里相夫教子,蠻子皇帝在那大草原上建造個什么勞什子的紡織廠,讓女子們進去做工,把家里這些女人們的心都給攪和亂了,橫生波瀾,老夫瞧著他們完全就是將咱們漢家的森嚴禮教棄之于不顧啊你這混賬玩意兒不想著時時刻刻保持頭腦清醒,竟然還昏了頭的給蠻子們說好話看我不打死你”
“爹”中年男人一聲悲憤交加的怒吼,邊咬著牙關生生挨著老父親的拐棍,邊又執拗地大聲吼道
“爹,你不愿意聽,兒子也要說這放眼歷朝歷代看去,我瞧著康熙皇帝都能在明君榜上排到前十的位置了,古往今來幼年登基的小皇帝也不少,大多都被權臣給養成傀儡了,康熙皇帝少年時期就能把鰲拜給鏟除了,單單這份魄力與忍耐力就是英主具備的潛質,親政后,先推廣人痘預防天花,這兩年又搞出來個更安全的牛痘,救了多少人的性命再者平三藩、驅逐沙俄、收復寶島、掌控漠北、漠南,三次御駕親征漠西噶爾丹,這一樁樁、一件件的大事但凡換個手段弱點的皇帝都不一定能有他做得好”
“你們摸著心口說說,那闖王李自成和平西王吳三桂有康熙爺的能耐嗎他們要是有這能耐不早就坐穩龍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