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顧董鄂妃臨終前交代的“葬禮簡辦”的遺愿而是大辦特辦。
董鄂妃病逝的第三日,順治哭著給她追封為“孝獻皇后”,令滿洲二品、三品大臣親自為董鄂氏抬梓宮,召集一百零八位僧人在景山上給董鄂氏舉辦了盛大的水陸道場。
他讓大學士為董鄂氏寫孝獻皇后傳,讓文官編撰孝獻皇后語錄,并且親自寫下孝獻皇后行狀2,握筆時他邊寫邊哭,數次落淚。
清朝祖制,皇帝平時用朱筆批閱奏折,若是碰上皇帝、皇后病逝了,得用藍筆批閱奏折二十七日,但是董鄂氏去了,順治從八月到十二月,整整四個月都在用藍筆批閱奏折3,每次走到承乾宮就大哭不止。
皇四子夭折時去了他半條命,董鄂氏病逝了險些要把皇帝的魂魄都給帶走了。
滿朝文武與宮中宮妃瞧的心驚膽顫,皇太后布木布泰也看的心中復雜難言。
兒子的痛苦模樣讓她不得不聯想到當年她的親姐姐海蘭珠病逝前的景象。
太宗皇帝皇太極在戰場上收到盛京皇宮中傳來宸妃病重的消息時,像瘋了般連夜丟下大軍騎馬往盛京皇宮中趕。
此戰關乎大清能否可以順利入關,要緊的厲害,皇太極卻為了宸妃棄大軍于不顧,晝夜不停的拍馬往盛京皇宮趕,可惜沒能趕
回宮里就提前收到了宸妃已去的噩耗。
回宮后的皇太極也是抱著海蘭珠冰冷的身子痛哭不止,看見宸妃的宮殿就大哭,在宮外走近宸妃的陵寢就下馬痛哭。
這般深情的做派卻讓大臣們和胸中有溝壑的布木布泰頭疼不已。
一代帝王為了真愛要死要活的,能為了看到宸妃最后一面連夜丟下大軍往宮中趕,這般“愛美人不要江山”的做派只能感動心中有情愛的年輕姑娘,在有志之人的眼中唯有荒唐。
宸妃的病逝帶走了皇太極的魂兒,皇太極暴斃使得長子肅親王豪格與十四爺睿親王多爾袞為了爭奪大汗的位置斗得魚死網破的。
六歲的皇九子福臨正如他的名字“福運降臨”一樣,趕上了吳三桂背叛前明、打開山海關請清軍入關的機緣,跟著自己叔父和額娘一道隨著大軍入關,在紫禁城中黃袍加身、登基為帝成為了皇叔父攝政王多爾袞手下的傀儡幼帝。
小玄燁被皇祖母攬在懷里聽著布木布泰講述的汗瑪法的事情,以及“帝王的真愛只能是江山社稷與黎民百姓”的教導,他瞥了一眼身旁的“鬼孫子”,像起他八歲登基的未來,明年開春他就要八歲了,那么他的皇父
小豆丁垂眸抿著薄唇,線條初顯的兩只手不禁抓緊了身上的袍子。
冬雪降臨時,孝獻皇后的葬禮也處理完了。
瘦的幾乎沒有人樣的年輕皇帝做出了一個把文武百官與后宮群妃雷得外焦里嫩的駭人決定。
他沒有心力做皇帝、治理這偌大的江山了,順治皇帝決心要剃度出家做和尚,皈依佛門了。
袂淺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
,
希望你也喜歡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