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州府人員混雜。阮曉露不敢瞎找人,好在吳用已經幫她做好了功課。
秀才蕭讓,人稱圣手書生,會寫諸家字體,亦會賦詩作文。吳用說那是他過去的一個相識,兩人曾經坐而論道,一起暢想中舉之后怎么做官,怎么施政,怎么治國平天下青史留名
結果悠悠歲月一去不返,這倆人如今芝麻官沒當上,一個成了土匪軍師,天天被一幫文盲氣成高血壓;一個還在書館里教千字文,天天被小屁孩氣出高血壓。
不過按吳用的話說,蕭秀才這人,是頗有些為國為民的俠義之心的,也葉公好龍地認了個師傅,學了幾手花拳繡腿。每天批完功課就偷偷寫游俠話本,可惜并無書商賞識,書房里積了一大摞稿子,怕是都發霉了。
所以,“姑娘盡管直言來意,以蕭秀才人品,必不會做出大義滅親的告密之舉。”
蕭讓果然夠意思,撇開手邊書稿,攤開一張新紙,炭火上攏了攏手。
“給好漢王倫寫碑文是吧十貫一口價。保證無語病,無錯字。”
阮曉露算算宋萬他們給的銀子,換成錢也有那么三十來貫,夠用。
“成交。”
放下錢就走,打算到外頭溜達溜達,尋個桃木劍。
剛出門逛兩步,就被蕭讓的夫人叫了回來。
“寫好了,”文縐縐的大嫂笑瞇瞇,“姑娘去取吧。”
阮曉露驚呆了。書稿墨跡淋漓,足有幾百字。她本來以為得等半天
“您怎么能寫這么快”
蕭讓得意地指著書架上搖搖欲墜的一摞話本稿子。
“無他,唯手熟而。”
好吧,這錢真好掙。
有了稿子,還要請石匠鑿碑。蕭讓推薦自己的熟人,一個叫玉臂匠金大堅的。說是金石玉器古書古玩都能鼓搗,刻碑文更是一絕。收費也不貴,二十貫包全套,保證用全山東最好的花崗巖,手工雕琢,精細無瑕,一百年不掉渣。
阮曉露“”
這是卡著她的預算來報價。不過她也不懂行,只管點頭,做個人情。
蕭讓寫個條子,然后躲進書齋碼字。阮曉露找到金大堅的店鋪。
大門緊閉。扒拉門縫看進去,只見一排貨架上全是印章古玩陶瓷玉器,一個中年大叔枯坐其中,偶爾抬抬手,炭盆上煽風爐子。
怕是沒生意無聊。阮曉露趕緊敲門,說明來意。
沒想到,里頭的大叔懶洋洋、病懨懨,來一句“不做。”
玉臂匠挺有個性。阮曉露“二十貫。”
“唉,唉不做。不在狀態。”
阮曉露想去找別的石匠。但是金大堅的口碑業內公認。她頭一次收軍功券跑腿辦事,總不能湊合交差。再說,讓別人給王倫刻碑,多少有安全風險。金大堅是熟人介紹的“自己人”,蕭讓用他三百萬字的手稿保證,這人絕對不會做告發客戶之事。
那就再努力一把,“事情緊急,再不開門我撞門了。”
撞不撞得開是一回事,但門口架子上一堆易碎貨品,稍微震動一下估計就是雪崩。
金大堅眉頭肉抽抽,放下小竹扇,愁眉苦臉地起身開門。
“時運不濟,潑皮欺負我,連個小丫頭都欺負我,嗚嗚,唉”
阮曉露警惕地朝門外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