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兩人的關系卻沒因為相處的時間增加而親近多少。
任知秋對她,和對其他人沒什么兩樣。
不,甚至要更無情冷漠。
他從來不會在宮人欺負她的時候施以援手,更不會在她挨凍受餓的時候給她一點幫助。
他永遠居高臨下,高不可攀。
他是天上仙人,對于人世間的疾苦心生憐憫,卻獨獨對她的苦難冷眼旁觀。
陳辛擇并沒有像其他人對他心生敬畏。
她想要撕破他面無表情的假面,想要讓他正視她,她想要把他從高高在上的神壇中拽下來,墜入泥潭,同流合污。
于是她開始頻繁地挑釁她,她罵他是皇帝的一條狗,是天道的一條狗。
罵他看似坦然自若,實則膽小怯弱。
他比任何人都畏懼天命,畏懼劫數,他是修者,同樣也是被困在因果法則中的鳥。
他連掙扎反抗的勇氣都沒有。
他不如她。
每當這個時候陳辛擇都會如愿看著他或沉默,或惱怒,那張無喜無悲的面容總算有了別的表情。
他們每次的見面都是激烈的碰撞,不歡而散。
最后以任知秋主動而解冰。
看著眾人眼中可望不可及的國師一而再再而三的為她容忍,陳辛擇終于可以確定了。
他是為渡劫而來,而他的劫數是她。
大約是因為如此,陳辛擇對任知秋越發有恃無恐起來。
她以為他是不同的,哪怕在每次她被人欺辱,遭遇狼狽的時候無所作為,無動于衷。
至少他不像別人那樣對她心生厭惡,巴不得她趕緊去死。
陳辛擇從沒有感受過什么善意,在她看來,她想活,任知秋不想她死。
那他便是在意她,喜歡她的。
直到十歲那年,北戎大舉進犯靖國,城池連連淪陷。
皇帝不想扣上昏庸無能的帽子,怕民眾將矛頭對準他,于是放出了她是天生煞星,亡國命格的消息。
霎時間群臣進諫,百姓請愿。
他們要她以死謝罪。
所有人都想她死,只有任知秋不是。
陳辛擇找到了他,她走投無路,她以為他會救她。
畢竟她是他的劫數,她若死了,這劫他沒法渡,也渡不了。
不想任知秋卻道,[這是天命所指,民之所向。你若是順應天命而死,那你死的那一日,便是我渡劫之日。]
陳辛擇這個時候才知道,他也想她死。
只是他在等她認命。
只有認命,不再心生不馴不順之心,她的氣數才真的盡了。
他也才能真正渡劫。
陳辛擇突然有些恨任知秋,這是她頭一次對一個人有了這般真切的恨意。
他等著她認命,用她的命去渡劫得道,她偏不如他的意。
之前的陳辛擇只想為自己,這一次她想為任知秋,為所有憎惡她的人活著。
禍害遺千年。
她就是要當讓他們聞之色變,如鯁在喉的禍害。
為了活下去,陳辛擇主動請愿去北戎為質,為國為民贖罪。
在北戎的五年,是她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