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怕趕不上趟啊。
謝辭卻微微搖頭“不用,沒這么快的。”
顧莞轉念一想,也明白過來了,流民不可能走得很快的,前段后段都不合適,混在人最多的中段是最好的。
謝辭年少混跡中都,對三六九流都頗有一定的了解,他帶著顧莞來到渠縣,這個毗鄰汾水的交通樞紐倒是很繁華的,城里影響不大,人來馬走已經初步恢復了稠庶。
城門口一字排開搭了很多草棚,衙差和文吏的工作地點搬來這里,流民和受災百姓的可以自行來這里登記,后待核實,也可以在鄉和村里登上后,再統一由里長等過來造冊。
逃難時帶上了戶籍田產契書的好辦,直接過一遍即可,不過當時決堤是夜里,還停了半天的雨,很多人匆忙出走沒顧得帶上,或者帶上但沒油布,被雨澆透便稀爛已經看不清的,后者一律走流民流程處理。
謝辭趕著騾車,直接往城里去了,帶著顧莞左繞右繞,來到一處花樓瓦肆甚多的巷區,花了點時間觀察打聽,很快和顧莞進了一處當鋪。
他寫了一個小字條,塞進柜臺后面,掌柜的坐在高柜臺后面覬了兩人幾眼,往左邊房間指了指。
辦理各種諸如“假證”業務的人,年中還是不罕見的,不過如今有了機會,重新辦真證的人還挺多的。
謝辭顧莞前面還有一家,房間里的小伙子把兩家的錢都收了,直接把柜門一鎖,領著他們直奔城門口。
小伙子輕車駕熟鉆找到了一個八字胡的矮個子衙差,八字胡立即招手,讓一行人他跟著往最后一往草棚走去。
“兩家的,三加二。”
“額,就登在青鄉如何”
小伙子看他們,謝辭顧莞當然沒意見,反正兩人后續還有把戶遷走的,倒是另外三個人商量一下,想把戶籍弄進城里。
小伙子說“先落了戶,回頭再弄。”
進城沒法一次到位,也不是這個價錢。
那三人就沒意見了,文吏這就照著小伙子給的紙箋摘抄起來。
整體來說,這次入籍還是很順利,就是中途有一個小插曲。
半下午的太陽很大,草棚的草簾都放下來了,里頭又潮又熱,顧莞用衣領扇著風,退一步正站在門口位置吹著小風,不料身后門框一動,有個班頭拿著一張紙塞進來,看到小伙子還打了招呼“你們也留意一下,看能不能把這三千兩銀子給掙了。”
做這個行當,當然是上下都打點過的,班頭不但認識小伙子,還熟絡笑說。
那張紙就在眼前遞過去的,謝辭顧莞看得得一清二楚“有一男五女,并男童三,女童二,一戶一十一口。其中男童年十二一人,十歲五歲各一,女童十歲三歲各一。一男年十五至二十,年貌上佳;有老婦,四五旬;”
班頭笑著和小伙子說“趕緊回去翻翻,看有沒有這么一戶人,或許前后腳兩戶合著對上也成三千兩啊”
小伙子好奇“誰家找的人啊,這不壞我生意嘛。”
小伙子有點不樂意,三千兩聽著很多,但干十一個,三十兩一個,他們也賺三百多了,干這行,信譽很重要的,他們可不同衙差穩坐釣魚臺誰干都繞不開他們。
班頭附耳說“拿唐山王府帖子的。”
謝辭顧莞都耳尖,兩人飛速對視了一眼。
幸好他們早有準備,等會顧莞還會變換裝束,去找瓦肆里另外一家辦事,然后去鄉里,把十一口人分開,變得稀疏平常,反正拼不起來。
顧莞眼珠子動了動,不同于謝辭以為是對家出手眸色陰沉,她一聽唐山王府,心里立馬一動。
原女主虞嫚貞的父親,不正是唐山王府的官屬
果然,她隨后聽見班頭壓低聲音說“上頭的話,重點是找這個人,”
顧莞這個角度,正好能看見班頭手指點上去那張紙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