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莞不好意思笑了笑,覺得耳朵有點癢,她使勁抓了抓。
移開視線,她也望見了屋檐拐彎盡頭的倒座灶房檐下,一個十歲的男童和一個十歲女童,帶著一個五歲的男孩,三個孩子用凳子墊腳,正吃力又忙碌地把檐下儲水缸的雨水打進灶房的水甕里。
謝五郎,和謝二嫂的一雙兒女。
三個孩子很懂事,一直在努力干著他們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今早小姑娘撐著傘,帶著弟弟把地上掉的青杏大一點發黃的都撿起來,裝成一盤,給祖母三嬸妹妹和大哥的屋里分,還有二審母親叔叔,最后攥著兩個很大很黃的,跑過來塞在顧莞手里,說“給嬸嬸吃。”
“那你們呢”
“我們不吃。”
一大一小兩個孩子靦腆沖她一笑,手牽手跑回灶房去了。
顧莞想起原主記憶里,那個渾身臟污狀若瘋虎半夜跳進軍屯屯長將其一家十三口砍成碎尸的女人,和眼前秀美英氣面容沉靜的女子重合在一起。
這次有謝二嫂在,謝辭和她兩人未必一去不返,但不得說,還是有這樣的可能性。
另外,患難與共這么久,顧莞和謝辭之間,感情還是有的。一想到他將要步父兄后塵,英年早逝,連個全尸都沒有。
她心里就巨不舒服。
可說一千道一萬,她總不能預告后事,自爆真相的。
啊啊啊啊
謝二嫂口氣里,還是偏向自己去,顧莞聽得出來,她理智上也知道,自己該順勢應下來的,但嘴巴張了幾次,愣是說不出來。
她抓頭“噢,我想想,我想想。”
謝二嫂忍不住笑了下“好,那你想,不急的,還早著呢。”
大夫媳婦幫忙買菜回來了,提著大包小包拍門喊人,謝二嫂連忙起身撐著油紙傘迎上去接。
顧莞抓抓頭,有氣無力往后一倒,哎呀,我可真的太難了。
顧莞想來想去,去吧,說不服自己;不去吧,心里又過不去。
不過最后她不需要猶豫了,發生了一件事,讓她幾乎是馬上,就拿定了主意。
大雨連著小雨下了半個月,六月過盡踏入七月,終于霽了,足足持續了大半個月的陰雨天氣總算結束,雨后初晴,晨曦綻放。
一大早,謝辭和顧莞就出發了。
前些日子就聽說,上游的渠縣缺堤了,受災面積不小,雨停了之后,附近州縣開始安排流民回遷,重新登記造冊的工作已經展開了。
謝辭當初一聽,立即就道,入戶造籍的機會來了
謝二嫂取出一包銀子當初劫囚的時候,許多流刑犯趁機撞推翻軍差的馬車,搶了東西趁亂跑了,謝二嫂眼疾手快,也撿起了好幾樣。
顧莞一臉驚喜,鼓掌“二嫂,你好厲害”
謝二嫂翻了個白眼“也就他們謝家一家子都是笨蛋。”
兩人對視一眼,露出一個惺惺相惜的笑。
接過這一包銀子,謝辭和顧莞就上路前往渠縣,謝二嫂則留在家中照應。
兩人套了個騾車,一路上慢慢走著,顧莞說“咱們要不要走快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