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們都表示,沒錯,我哥哥姐姐就是這樣的,搶吃的狠狠代入了。
但也有學生疑惑,“石頭上的這些內容,是誰刻上去的難道這么早就有我們人類的先祖了嗎”
另一人道“可我記得,早期猿類在大約2500萬年前開始出現,而這塊石板來自距今約68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時間根本對不上。”
解說員道“這是個好問題,學術界也一直對此爭論不休。
“有說是外星人留下的,有說是我們不了解的智慧種族留下的,有說這是早期智人在白堊紀末期就存在的證據,還有說這些都是恐龍記錄的”
聽到有學者覺得這些都是恐龍自己記錄的,一眾學生都笑出了聲。
怎么可能,恐龍還會畫畫嗎
如果是簡單的幾根抓痕,他們還相信那是恐龍畫的。
但這石頭上刻畫的每一樣事物,都形象明確,每一幕之間甚至還有著邏輯鏈。
只有誕生了文明的智慧種族,才能記錄下這樣的內容。
解說員見他們發笑,也不解釋,只將他們帶去下一個石頭展品面前。
蘇星也跟著他們走。
雖然日記被曝光很羞恥,但在場又沒有人知道這些是他畫的。
聽著后世人對他日記的猜測和討論,他覺得很有趣。
“這一塊石頭,是整個博物館內,價值最高的一件展品。不管是研究價值,還是外界對于它的估價。
“它記錄了一只霸王龍和它的伙伴一起狩獵三角龍的過程。”
有學生疑惑,“都是霸王龍狩獵三角龍,它和之前那塊石頭有什么區別嗎為什么它是價值最高的”
“我相信大家看完就懂了,它絕對是無可爭議的第一。”
講解員指著石塊最上排的幾根線條,道“大家看,這是什么”
“風”
“雨”
“草”
學生們各自猜測著。
通過上一副石畫,他們已經知道石頭上的每一的圖形符號都有著自己的含義,指代著自然界中的某樣東西,也就知道該根據它的外形去猜測。
“對,草,或者說形似草的某種堅韌植物。
“往后看,兩根草編織成一根略粗的草,兩根略粗的草編織成更粗更長的草,不斷循環下去,就得到了一根繩子。”
學生們驚呆,那么早之前,就有生物會編繩子了
“看起來跟我編的紅繩手鏈一樣,這誰編的手還挺巧。”有人道。
下一行就揭露了答案。
一只小恐龍,用它兩根手指的爪子握著繩子。
“”
“”
“草一種植物”
“我擦”
“c”
在一片震驚的c語言中,學生們不可置信地瞪大眼。
有人盯著自己五根手指的手觀看。
不明白為什么同是手,對方兩根手指的爪子能編繩子,而他五根手指,卻依舊是手工廢。
有人不可置信地往下看,希望能找出別的證據,證明那根繩子只是恰好落到恐龍手里,而不是恐龍編織的。
于是,他們就看到小恐龍將繩子綁在樹上。
恐龍會將繩子往樹上纏就很讓人驚訝了,它居然還會打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