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有此理”
“想做耶其鷹,當初就不該侵犯我大魏邊疆,燒殺擄掠,想做你突厥人,幾十年里殺過的大魏人,搶走的糧食,擄掠走的女人,被欺凌死的小孩,這些罪過你們贖清了嗎”
“我呸欺人太甚我看就是賤皮子,過不了安平的日子,非得要吃麒麟軍的鐵騎才肯安分。”
“還廢話什么將軍下令,殺”
“殺殺他個片甲不留”
箭矢穿著羊皮卷,破空而來,釘在樓柱上,發出錚鳴的嗡響。
喊殺聲震天,周勉拔了手中的長刀,林子午卻伸手按住了他的手,示意他看那釘入木柱的箭矢。
周勉回頭,一看之下,心驚,又很快鎮定,“假如禿賊手里拿的都是這樣的神器,軍中都是這樣的神箭手,必不會來這出先禮后兵,只怕大軍已經圍住臨朔城了,劉山這是虛張聲勢。”
尋常箭矢能透進兩分已經了了不得了,這箭矢的矢尖,竟是嵌入了木柱三分,更不要說相隔這么遠的距離。
懂行的都能看出端倪。
“也說不定正是劉山誘敵之計。”
吳章斟酌,“本身劉定反悔這件事,中間就有貓膩,那姜門是什么貨色,劫持小皇子,為的就是從陛下手里拿到鄱珠湖,這次賊行失敗,被金鱗衛追剿,又往西逃竄了兩千里,十年八年里能不能恢復實力還難說,誰給他們的膽子。”
“背后要是沒有儀仗,這兩撥人,根本不敢動彈,只怕是朝中出了大變故,我等不可輕舉妄動。”
吳章素來心思縝密,與林子午一道,被稱為臨朔二算子,此言不無道理。
但就這么任由劉山挑釁么
士兵們正和突厥兵對罵,六年來蝸居北海的劉氏一族習中原文字,說關內語,現下相互對罵,什么難聽罵什么,罵到女帝頭上,非但士兵們氣血往上涌,連林子午幾個縣官文臣,都想拔刀了。
三撥信兵已經分三路趕往上京城。
呼和曄不見臨朔駐軍發兵,哈哈大笑,“林家小兒,快快開了城門,迎接本將入城,壞了兩國大事,爾等擔待不起”
手拿彎刀的士兵催馬往前,踏過城池界碑,周勉冷笑,將懷中密信拋到林子午手中,抽了長刀,暴喝一聲,“兄弟們,隨我殺,陛下有令,反叛者,殺無赦一個不留”
喊殺聲頓時震徹天際,呼和曄色變,不敢相信,“周勉,你敢”
林子午與吳章大急,以為周勉竟敢假傳圣旨,打開那絹帛,瞧見里面的天子璽印,國璽信印,卻是大喜,原來兩月前陛下離開臨朔,便早已有安排
林子午心中激蕩,親自拿了鼓槌,擂鼓三聲,“將士們,陛下料敵先機,西涼軍不日就到,殺進北海,殺他個片甲不留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