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荀玉從袋子里拿出方便面,準備下面的時候,小院里突然傳來了框框當當的響聲。
荀玉走到正門,好奇地往外一看。
原來是裴天因打獵回來了,手里提著個布袋子。
布袋子是大方巾自己疊的。
而且他居然還背著一口洗干凈的鍋。
荀玉很震驚“哪來的鍋”
裴天因指了指小屋旁的雜物堆。都是一些修房子時剩下的木板、建筑廢料,還有空的礦泉水瓶子之類的垃圾。
他怎么就從里面翻出來了一口鍋
小院里還有一個廢棄的石頭堆,只有兩面,豎著的。荀玉都不知道那是干啥的,現在裴天因把干木柴往里面一堆,點燃火柴,他再傻都知道了,這居然是個灶臺
裴天因把鍋架了上去。又撿來一塊大石頭,堵住了另一邊。現在這就是一個二面環繞的土灶臺了。
熊熊燃燒的火焰,遠比他帶的小燃氣灶更有沖擊力。
裴天因在灶臺邊坐下,解開了布袋。
里面是洗干凈的松茸和四個大小不一的蛋。
荀玉很震驚“這是松茸”
“嗯,剛進山里摘的。”他轉頭,看向贏舟,“我還去林子里架了個兔籠。運氣好能逮到兔子,也可能是松鼠或者鳥。等會吃完我去看看。”
贏舟如實翻譯了出來。
荀玉的城里小孩世界觀搖搖欲墜“那這個雞蛋又是哪來的”
裴天因“不是雞蛋。湖邊摸的。也有樹上摸的。一樣拿了一個。這個蘑菇可以吃,和蛋一起炒。”
他還記得贏舟在屋子里看蘑菇的事。
贏舟有些意外“謝謝。”
荀玉的唇顫了顫,已經不想問那條已經被開膛破肚的魚是從哪里來的了。
但裴天因卻主動解釋道“這個是裸鯉,高原魚。之前還有農業大學的專家來看過。”
這里海拔不算特別高,只有二四千米。湖也不算大,能找到這么一條魚純屬不易。
之前曲目朗嘎總是笑他,說他是大封山的德魯伊。這并不是在開玩笑。
裴天因還沒在山里挨過餓。
裴天因拿起彎刀,用刀把松茸削成了薄片。然后從隨身攜帶的罐子里挖出一團帶著花椒
粒的凝固豬油。豬油里不僅加了花椒,還有鹽。
油脂和鹽是山里極度缺乏的物資,但又是生存必要的原料。老一代的獵人喜歡喝獵物的生血,就是因為血里有鹽。
裴天因對贏舟道“贏舟,讓那個高點的把方便面下了吧。沒有土豆了。”
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水、鹽。人類所需的全部營養。
裴天因沒學過那么多理論,他只知道沒有土豆容易餓。沒有肉、鹽,干活會沒力氣。
之前樹林的邊上栽了些小土豆。因為純粹靠天生長,最后還是被吃絕種了。
現在人少,更不會有人隨手埋土豆塊了。
裴天因一直說的藏緬語,驟然蹦出“贏舟”
字,還是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周圍人都很震驚。
元問心感覺發現了新大陸“你學過普通話啊”
裴天因心想,那么簡單的東西,看一眼就會了,電視里也經常聽,還用學嗎。
他只是懶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