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外面的人說話沒意思。其他人看他們跟看大熊貓似的,就算不帶惡意,也足夠大驚小怪。
他寧愿看一下午的、有海東青盤旋的天空,聽路過的蟲子的語言。
豬油化開,鐵鍋出現了滋啦啦的油聲,雞蛋和松茸下鍋,香氣很快飄了出來。
一頓飯居然營養均衡,色香味俱全。
中途,贏舟還想幫忙搭把手,以顯示自己沒那么像個吃白飯的。
但裴天因卻低聲道“一邊坐著,湖邊去玩也行。天黑前回來,別添亂。”
贏舟白得跟他差好多個色號,手上一點繭子也沒有,一看就不是個會干活的。
當年寨里的畢摩有人供奉,都沒有這么不沾煙火氣的手。
一次性碗筷被分到了大家手里。松茸鮮香,鳥蛋加了礦泉水,炒得剛好。帶著一股子自然的蛋香。
元問心都得承認,剛采的松茸和剛下的鳥蛋的確有些不同。也許是心理因素,鮮味直沖天靈蓋。
后面的魚直接烤了。沒那么多香料,而且浪費水。
贏舟分到了魚肚子,這里脂肪最厚。八月份的魚夠肥了,肚子這截有半透明的油花。
荀玉看著自己碗里的魚屁股、元問心碗里的魚背,思考自己到底是什么時候得罪了裴天因。
吃完飯,裴天因去看了眼林子里的鳥籠。里面戴著了一只野雞。
但野雞都是自然保護動物,曲目朗嘎二令五申,吃的時候不準拍照、吃完也不準跟人說;再加上懶得燒水拔毛,而且這是一只沒什么油水的公雞。裴天因解開籠子,把雞放走了。還多灑了一把鳥食給它。
山里的動物是有靈性的,裴天因一直這么覺得。
他有時候會覺得自己能聽懂它們的話。
不止是動物,植物也會說話。
譬如他去拜那截不長肉的木太歲。
每次,那個木樁子都在說,“幫幫它”。
幫誰呢
曲目朗嘎說,自己是為了和大毛到四毛相遇,才誕生在大山里的。他們是天賜的寶物。
山下采藥的婆婆說,她是為了供子孫走出大山,才活到了現在。
那他又是為了什么,誕生在這個世界上的呢
從林區回來,天已經黑了。裴天因和贏舟說了一聲,讓他們準備休息,然后撲滅了篝火。
夜晚,不需要光,最好也不要發出任何聲音。
裴天因一個人在山里度過了很多個這樣的夜晚,他見證過很多獵殺的瞬間。
山里并不安靜。
有很遠地方的狼嚎,有山豬或者豹子踩到枯木的聲音;有流水聲,一些是從懸崖上流下來的,一些則是山澗。
裴天因壓緊了耳朵里別著的助聽器。
上半夜是荀玉守,他會守到凌晨2點。
裴天因其實不指望荀玉能守到什么。
小型野獸看見荀玉的塊頭,會自己繞著走。大型一點、而且會晚上來覓食的,聲音也蓋不住。
荀玉從懷里掏出了紅外線望眼鏡,掛在了自己的脖子上。備注軍用版。
鏡頭里的畫面是綠色的。
但山里其實什么也沒有。會動的都是小飛蟲,很無聊。
而且夜里的山很冷。
荀玉很快就凍的手發紅,他放下望遠鏡,戴上了手套。坐在木屋的門口,因為不能玩手機,有點無聊,只好抬頭看天上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