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當父母的都是這樣,女兒長大了,到了年紀沒嫁人操心孩子嫁不出去,女兒嫁人了,又怕女兒嫁人后,過的不好。
說到底,為人父母,長憂九十九。
這也是沒法子的事情。
眼見著沈懷山和陳秋荷兩人,都跟著沉默了下去,甚至都沒心情吃飯了。
陳荷塘放下了大海碗,想了想,安慰道,“有阿遠在,倒是不用擔心。”
自己兒子的性格,他還是了解的,極為護短,若是季長崢敢對美云不好。
想必阿遠也不會不管的。
陳秋荷聽到這話,微微嘆口氣,“也得虧是有阿遠在。”
不然,他們說什么也不放心的。
駐隊。
大白一下子下了十三只豬崽子,這消息像是長了翅膀一樣飛出去。
這也就導致了,但凡是不訓練的時候,不少戰士們和家屬院的大人孩子們,都在往養豬場跑。
看著吧唧吧唧吃奶的粉色小豬崽。
所有人都跟著喜不自勝,“這一下子就有十三只啊。”
到了年底,這可是最少十三頭豬的,更別說,他們這里目前還有兩頭豬也懷孕了。
是大白豬和長白豬。
這是司務長當時和人扯皮要到的種豬,當時要了三頭豬過來,兩母一公。
至于那只太湖豬,則是一頭公豬。
也是用做種豬來配種的。
這是沈美云要的,既然有了長白種豬公豬,那么其他公豬,自然想換一頭了。
換成了太湖豬。
以至于,大家來看的時候,養豬場已經初具規模了,現在便有了五頭種豬,和十三頭小豬崽。
這加起來就是十八頭了啊。
更別說,還有兩只母豬也揣了小豬仔的,最多三個月也能見結果了。
那最少又有二十只豬了。
在再加上之前的十八頭,若是養大的話,那就是三十八頭豬。
在場不少人都是讀書識字,會計算的。
在計算完這些后。
饒是來看豬崽的張師長和劉會計,忍不住對視了一眼,“難怪當初建養豬場的時候,司務長強行要求加蓋。”
“而且還一下子加蓋了好幾房子。”
這要是不加蓋的話,到了年底怕是都住不下了。這些母豬下崽下的快,而且豬崽子長得也快,是屬于見風就長的那種。
別說到年底了,怕是十一月份的時候,豬欄就住不下了。
司務長聽到這,得意地挑眉,“你看我聽美云同志,這個專業的人士說話,準沒錯吧”
他現在算是明白了,反正不管啥事,聽沈美云的。
被司務長夸的沈美云笑了下,“哪里有這么夸張,就算是不蓋豬圈,擠一擠也能住。”
“只是今年不蓋,明年肯定就會蓋了。”
她是做過培訓的,更是對母豬的生長流程極為了解。
母豬從懷到生三個多月,一次最少十只崽往上,而一年可以產仔兩次。
這就意味著,一頭母豬一年的產仔量,在二十只以上,若是護理得好,沒有夭折的情況下。
那么一年光新豬崽子就是二十只,而達到出欄的標準,大概在六個月到八個月左右。
意味著這些新一代的豬崽們,長大后又再次可以培育繁殖起來。
基本上也就是一年的標準下來。
那么,這個養豬場便可以迅速長大起來。
聽到沈美云計算的這個數據,大家聽得眼花繚亂。
“你的意思是,如果按照這個培育下去,明年我們部隊就可以做到一個月吃一只豬的情況”
沈美云,“計劃是這樣的,若是養殖得好,可能一個月還能有兩頭豬的供給。”
一聽這,在場的所有人都忍不住眼睛放光。
看著那小豬仔就差上去抱著親兩口啊。
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