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可太想吃肉了。
張師長更是直接發話,“美云同志,這養豬場就交給你了。”
“請你一定多多上心。”
部隊能不能吃上肉,就靠美云同志了。
沈美云笑了笑,“義不容辭。”
要知道她雖然是負責養豬場的,但是她身上也是有編制的,掛在了司務長的炊事班名下,但是她的工資,一個月五十一塊五。
都快和司務長平齊了。
拿這么高的工資,她自然要好好對待這些養豬事業了。
張師長他們離開的時候,腳底生風,那腰板都比平日挺直了幾分。
廢話。
能吃肉,還是源源不斷的肉,這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振奮人心的。
他們一走,倒是司務長想起了正事,“美云,你說這養豬場,我們還要加蓋嗎”
沈美云搖頭,“暫時不用了,等這批豬欄都利用起來,我計算過,最遲可能到明年年底或者是后年年初,這里的豬欄就不夠用了。”
“到時候再加蓋也不遲。”
而且刨去這些純粹種豬,那些小豬仔在長大后,一部分是用來繼續養殖培育的,另外一部分就部隊自我消化了。
說實話,這樣算下來,一進一出倒是抵消了。
而且他們每年還要給漠河市的李科長,二十頭豬,也是極大的消耗。
豬欄自然也能空下來了。
說白了這個養殖場,就目前來看,沈美云設計的這個數量是足夠用的。
除非,下一代豬崽子長大后,在培育繁殖的時候,突飛猛進這樣才會造成一個后果。
暫時豬欄不夠用的情況。
聽完沈美云這話,司務長看著那空出來的豬欄,感嘆道,“原來你都是有計劃的啊,我還以為你當初讓我加蓋豬欄的時候,是在給我畫大餅。”
沈美云心想,也是存在畫大餅的一個情況的。
吹多少是吹了一點的,只是沒脫離實際。
她笑了笑,看向一旁還盯著豬崽的喬麗華,“麗華,我擔心你三天過后就把豬崽,帶到勝利公社,這些豬崽還沒出欄,就沒吃奶,到了新環境,存活率不一定有那么高。”
“不如你在等等,等我們一段時間門,剛好端午節的時候,我會提前回去過節,咱們一起過去”
這樣的話,豬崽起碼能在這邊還能留個二十來天是成問題的。
起碼要讓它們快足月了不是嗎
喬麗華盤算了下,“現在才五月初,離農歷端午節,還有二十多天,那也就意味著我還要在這里住二十天啊。”
沈美云,“你別急呀,這些剛出生的小豬崽子,是最容易記錄數據的,這個時候你多學點東西,你回去勝利公社,下一次也不用在過來了。”
“等于說你這一次是學了一個完整的周期。”
從大白懷孕到大白生產,再到護理小豬仔足月出欄。
司務長也說,“磨刀不誤砍柴工,這點時間門你還是要花費的。”
“不然剛出生的小豬崽子你帶回去了,萬一沒成活怎么辦”
一聽到這話,喬麗華頓時被嚇了一激靈。
“那行吧,我在待一段時間門。”
畢竟,小豬仔可是太太太重要了一些。
轉眼就到了小豬仔出欄的日子了,經過二十多天的精心護理,十三只小豬仔,全部都順利長大
在出欄之前,沈美云查了下公母,一共七只母豬,六只公豬。
為了方便數據記錄,她便從這公母豬里面,挑選了幾個比較細小的小豬仔進行劁豬。
把幾只瞧著壯壯的小豬仔給留著了,畢竟,這一批豬仔里面長大了,還是要從中間門選取能夠繼續培育的種豬出來。
劁豬過后三天,觀察了確認沒問題后。
沈美云便讓喬麗華從中間門挑選了三只,回勝利公社,同時沈美云自己也朝著司務長請假了十來天。
把記錄數據的工作,交給了李大河。
畢竟,如今這養豬場這批小豬仔,已經全部走向正軌,如今只需要按需喂養,讓它們快快長大就好。
她這邊請假后,季長崢自然也不例外,當然還有綿綿了。
一家三口在出發的前一天,便開始準備東西。
“媽媽,我們是先去姥姥家,在去爺爺奶奶家嗎”
綿綿低聲問道。
沈美云點點頭,把綿綿春天和夏天的小衣服,各收拾了兩件出來,只能說天氣暖和后,出門就是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