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河幫菜則反其道而行之,本就是從民間門出來的流派,自然要去民間門找。
碼頭,河邊,大排檔。
裴宴雖說以買到辣椒為目的,但卻沒直奔目的地。
她廚藝雖強,但世上高人不知凡幾,她不會自傲到認為自己天下第一。
活到老,學到老,從前升上尚膳后,她也經常出宮找民間門名廚切磋學習。
彼時大庸在建昭帝和姬憑闌的努力下發展得十分昌盛,水路陸路都建設得很好,皇帝一年總會微服出巡幾趟。她抓住機會將江南、岳東、廣粵幾大菜系的發源地走了個遍,卻唯獨沒去過巴蜀地區。
巴蜀并非貧窮艱苦之地,蜀商赫赫有名,川菜也傳遍中原。然蜀道艱險,并無官道直通巴蜀,從京城到蜀中短則幾月,長則難以計算。皇帝不可能去,裴宴也不可能玩忽職守,放著整個尚膳局的工作不管,人間門蒸發一年半年。
如今雖沒時間門將三種流派吃遍,但既然眉江市正巧是下河幫發源地之一,她于情于理,都得淘一下最原汁原味的下河幫手藝,運氣好,還能參悟一二。
裴宴提前在網上做過功課,但網絡信息繁雜,不如像現在,直接和當地人打聽。
師傅將裴宴拉到本地人才知道的大排檔一條街,這地方開在舊城區中,臨近古時碼頭。攤位擠擠攘攘,賣什么的都有,口子上甚至還有現殺活魚。攤位間門是一排排金屬桌椅,排布得七零八落,正值飯點,街上熙熙攘攘,什么人都有中午休息的小白領,嘰嘰喳喳的大學生,身上還有泥點子白灰的農民工,還有露著紋了青龍的健碩胳膊,一臉兇悍,給人感覺做什么一點都不和諧行當的大漢
論干凈整潔,跟管理嚴格的熙來街天上地下,更沒有高級餐廳的高端大氣上檔次。
然而,就是這種人間門煙火氣里,才隱藏著下河幫獨一無二的美味。
墨鏡擋住大半天光,本就超乎常人的嗅覺變得更加靈敏。
裴宴微闔著眼,在周圍繁雜的氣味中剝絲抽繭。去除人味、劣質的香氣,尋找最能吸引她的那一縷氣味
她睜開眼,目的性極強地繞過幾個歪七扭八的攤位,找到深處一家面積不小的鋪子。
大排檔,攤上沒有專門廚房,煎炒蒸煮都在眾目睽睽之下。
裴宴站在角落,直直盯著大師傅炒過五六個菜,才上前點單“辣子肥腸,熗炒田螺,再一瓶冰礦泉水。”
隨后在角落位置坐下。
熗炒田螺先上。
裴宴閉眼感受了一下香味,隨后夾起一個田螺,先將肉往里吹一點,再一吸。
鮮美的螺肉伴著湯汁流入口中,微微咀嚼,螺肉極其勁道。田螺處理得很好,沙吐得干凈,也新鮮。辣椒香料也掌握好了度,既掩蓋住田螺自帶的一絲河水腥氣,增添了獨特的香辣風味,又不會掩蓋住螺肉的鮮味。
她一連吸了十幾個田螺,感覺到再連續吃下去,疊加的味道會過重,這才喝了一口冰水。
冰水不像熱水,不會讓口中辣味提升,卻能洗去舌苔上醬料的咸味。
這道田螺做得極好,從前宮里頭不流行這種吃起來麻煩的,裴宴經驗不足,讓她來肯定比不上這個。
她一面仔細品味,一面觀察大師傅的手法,試圖看出這家大排檔有沒有第三樣招牌。
裴宴目光專注,精神集中,因而沒有注意到,另一頭,有人正觀察著她。
大排檔面積不算小,飯點人聲鼎沸,三步外除非大喊,否則難以聽見。
白小川神思不屬地吸了幾個田螺,唉聲嘆氣地趴到桌上“表哥,你說我真是我爸親兒子,我爺爺的親孫子不”
“我才24歲,他們就把我丟去家傳老店白記川菜的新分店當一廚。嘴上說得可好聽,說只是歷練,無論結果如何都是人生經驗,還說都知道咱家走親民路線,族里人多,新店也多,每年只要一家新店拿到獎,就不會被認為白家手藝走下坡路,讓我不用急著爭獎。實際呢要是三年內我沒拿下新店之星,鐵定得吃一頓竹筍炒肉1,以后在圈里還有面子么”
“我說我太年輕,當不起這重任,他們就拿我大堂姐說事。是,我大堂姐24歲就拿了新店之星,但那可是咱白家一堆小輩里no1,在所有世家小輩里僅此于表哥你的天才白佳麗小姐我能跟她比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