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還有剩的肉的。”
裴宴不緊不慢地用牙齒撕開一塊羊肉。
她之前已經試做過兩回,這次已經很滿意。但是不知道為什么,她總覺得這道菜好像還缺了點什么
做剩下幾份鐵板羊肉時的,她一直想著這事。
端出來,也有些心不在焉。
二世祖們沒注意,他們搶羊肉都來不及。
好在這次量比較大,不至于像剛才那樣餓死鬼投胎。
胡俊連吃了七八塊,忽而感慨“要是有酒就好了。”
這鐵板羊肉外皮酥脆,內部軟爛多汁,味道咸鮮濃郁中又帶著一絲香辣,將醬味和辣味結合得很好。
雖說用來下飯、搭配主食也很不錯,但是拿來搭配酒,想來更是絕佳的美味。
裴宴聽到這話,猛地抬頭,就是這個
她剛才一直覺得差了點什么,但是死也想不出來。原來不是鐵板羊肉本身缺了什么材料,少了什么步驟,而是缺了酒
是啊,吃羊肉怎么能不配酒
她過年時吃羊蝎子火鍋,就因為沒有合適的酒只能喝橙汁遺憾了老半天。
酒,當然隨處可見。
隨便去個便利店,都能看見不少種類的啤酒和起泡酒。
但是這些充斥著添加劑和糖精氣味的劣質玩意兒,裴宴看不上。
市面上優質的酒水也不是沒有,洛聞川家的“洛酒”就是其中之一。
但裴宴個人不大喜歡“洛酒”這種醇厚烈性的糧食酒,況且這種味道濃郁的酒一不小心就喧賓奪主,不僅不給菜錦上添花,還會把菜的味道都壓過去。
比起糧食酒,她更中意度數較低,味道清淡的果酒。
只是市面上的果酒實在太參差不齊,過完年裴宴被好幾種市面上的果酒辣到舌頭后,最終還是下定決心自己釀酒試試。
她本來想得挺好,雖說她是一路從司膳司升上來,跟掌管酒水的司醞司八棍子打不到一塊的“正統御廚”。
不過從前為了讓司醞司釀出完美配合菜肴的酒,她經常會跟掌管這一塊的司醞女官、司醞太監商討,記得不少配方,一些釀造細節也都記得清楚。
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跑。
廚藝和釀酒一通百通,有配方在手,釀出來應該不會太差。
結果,事實證明,她還是太自信了。
釀酒不同于烹飪,能隨時補救,釀造過程中的一點點小差錯,都會導致無法挽回的后果。
第一批看顏色裴宴壓根嘗就沒敢嘗,之后第二批也是十分糟糕。
裴宴不信邪。
雖說釀酒跟烹飪不能劃等號,但是她各種醬菜腌菜做得都很好,都是發酵出來、入口的東西,更何況還有司醞司那么多宮人百來年一次次改進出來的配方在手,哪怕比不得司醞司那些個女官太監,也不至于差成這樣。
她之后專門去查了不少相關資料,又努力從記憶中扒拉出不少釀造小細節。
第三批是試驗性質,每壇的材料用量都不大一樣。
根據其中效果最好的那壇,裴宴再次試驗不同材料用量,做出第四批。
第四批最好的那壇,其實已經比市面上的大部分果酒都好了。
但裴宴依舊不滿足,雖說比市面上好,但是跟司醞司做出來的酒比起來,差得太遠了。
現在后廚架子上的,就是根據第四批改進后做出來的第五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