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林金色指南公開后的兩個月內,基本就是梅林星級餐廳們的客流高峰期。
哪怕是北金玉這樣定位格外高端的餐廳,這段時間內也一座難求。因此,北金玉會在這兩個月內進行小幅度漲價,之后觀察情況,決定是否降回原價。
北金玉早在頒獎儀式前就做好一切漲價準備,沈恒一聲令下,新版的菜單立刻就替換上去。
與此同時,沈恒也讓幾個心腹聯系好水軍公司,將任務布置下去。
雖說梅林頒獎儀式已經過去半個月,不過南金玉在網上的討論度依舊很高。
畢竟這種紫微星,并非年年都有,況且南金玉的價格比起大部分梅林三星,可以說是格外親民,因此吃貨們打卡的欲望都格外熱忱,甚至有不少飛過大半個華國,專門去燕京打卡南金玉的。
各種南金玉相關帖子,比如詢問哪道菜好吃、整理推薦喜歡菜色、或是單純的reo,也一直很多。
而不知何時開始,很多相關帖子底下,都出現北金玉的身影。
我倒是沒去南金玉吃過,不過北金玉的花雕大黃魚和蒜泥白肉特別特別好吃,樟茶鴨味道也很好。
確實還有北金玉招牌的菌菇鮑魚海鮮盅,也超級美味
很多發帖人,都是看到梅林金色寶典和相關新聞后,對南金玉產生興趣,對美食圈了解并不是那么深入。
聞言疑惑這北金玉又是什么玩意
一看你就沒有仔細做過功課,沈家的家傳老店叫金玉樓,其中南金玉是分店,北金玉則是總店。像是上面有人提到的菌菇鮑魚海鮮盅,南金玉就沒有,只有北金玉做得最好。
南金玉和北金玉之間的齷齪,都藏在私下里,至于裴宴跟沈家路子并不完全相同這事,也并非人人清楚,畢竟南金玉和北金玉70菜色都重合,看上去的確是一脈相承。
他們下意識心想,南金玉僅僅是一家分店,就已經這么牛,總店又得多么美味
越想越眼饞,奈何北金玉價位更高,若是去北金玉,再去南金玉多少就有些肉疼。
正糾結著,又聽說北金玉一座難求,現在不去可能未來沒機會,咬咬牙,決定先去北金玉。
總店分店,既然菜色都差不多,那還是總店更加值得去。
很多并不那么堅定去南金玉,或是手里比較寬裕、去得起北金玉的,都選擇光顧這家總店。
北金玉之后幾天客流明顯上漲,沈恒的心情也終于由陰轉晴。
只可惜,他要顧忌沈老爺子,不敢做得太過。否則按他的想法,恨不得狠狠拉踩南金玉一通。
沈恒因顧忌沈老爺子,蹭熱度并不格外明顯。
但小葉他們吸取之前古味糕點的教訓,時刻關注網上輿論,很快就發現沈恒做的手腳。
小葉作為南金玉員工,雖說不清楚“兩店之爭”,但也察覺南北金玉并不怎么對付。這手段顯然也并非總公司的宣傳手段,一時間氣得仰倒,立刻去找裴宴“小裴總,北金玉這不就是吸我們血么”
的確。
裴宴翻了下資料,就看出沈恒的目的不僅僅是蹭熱度,他壓根就是想把梅林三星后南金玉吸引來的新客給吸走。
這一招倒是聰明。
北金玉自帶“總店”名頭,打著“正宗”“傳統”的旗號,很能唬人,哪怕是稍微吃過相關瓜的都容易被唬住,更別說那些本就不了解美食圈的了。
除非食客直奔南金玉來,不兩相比較,或者預算實在夠不上北金玉,否則真的很容易被北金玉給帶跑。
沈恒也并未直接拉踩南金玉、說南金玉難吃,手段隱晦,哪怕真被抓住尾巴,恐怕也想好用“雙贏”之類的借口來辯駁。
這的確是一招妙計。
只是這妙計,有個巨大的漏洞。
總店的名號的確能唬人,但前提是,總店的味道,真的能碾壓分店。
否則,只會讓人覺得名不副實,這總店除了個名頭,拿不出真家伙來。
裴宴一時甚至有點遲疑。
南金玉剛開業那會,就有不少食評家評論說南金玉味道甚至超過北金玉。
這么久過去,他也的確嘗過她的手藝,怎么還冒險用這一招
也不知是他過于自負,自認她的手藝沒那么好,還是說想不到其他更好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