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饕評委瞪大眼“那是炭爐”
沒錯,炭爐。
五個中等大小的炭爐,在地上一字溜擺開,里頭的炭火已經點好,上好的備長炭閃爍著紅光。
在古代,無論是拿來溫湯,還是拿來煲菜,炭爐都是必備的器具。
只要操作得當,炭爐便能更加均勻地加熱砂鍋,激發出食材的鮮美。
只不過,到了現代,因為不方便、操作麻煩,炭爐已經很少會在后廚出現,能得當操作的人更是罕見。
裴宴沒去在意場內瞬間爆發的嗡嗡議論,取出五個碗口大的小砂鍋。
距離比賽開始已經過去兩個小時,浸泡著的筍干已經舒展開來,顏色也變得更加鮮嫩。
筍干去除老蒂頭,切成長條,鋪在砂鍋底部,隨后將燉好的老鴨湯分成五份倒入。老鴨旁邊的空隙,均勻地鋪上火腿厚片,隨后將五個小砂鍋坐到炭爐上,撥動炭火,將砂鍋的一半掩蓋住。
這之后的時間,裴宴終于沒有再撒手不管,時不時地撥弄一下炭火,確認火候均勻,順帶用余光確認李覺的情況。
李覺完成清燉羊腩的時候,兩位下位圈選手都已經提交了自己的菜品,分別得到了82和83的分數。
這分數基本沒可能留到下一輪,兩人到底早有心理準備,反倒有了些心思仔細觀察對手。
清燉羊腩不像裴宴的菜品那樣難以分餐,因此李覺只用了一只大砂鍋。
掀開砂鍋蓋子的時候,蒸汽帶著溫和的香味緩緩升騰起來。羊肉特有的香味和蔬菜的鮮甜氣味融合在了一起,盡管剛才已經有兩種菜品下肚,評委們依舊忍不住分泌口水。
李覺還是一如既往斯斯文文低調的模樣,將砂鍋中的羊腩分別盛到五只小碗里,又掀開旁邊另一只砂鍋,里面赫然是剛蒸好的米飯“這是我的菜品,清燉羊腩,可以搭配米飯一起食用。”
國內賽規則,選手可以按需給菜品搭上配菜。
米飯雖說是主食,但也并不算違反規則。
老饕評委已經評審過幾輪,見識過上位圈選手的手藝,下位圈的兩道菜根本沒法讓他滿足。
羊腩那跟剛才兩道菜截然不同的香味讓他垂涎欲滴,聞言首先迫不及待地用勺子舀起一塊羊腩。
三個小時的時間,足夠羊腩燉得軟爛。
羊肉本是一個不小心就會有膻味的食材,然而口中的羊腩卻一點不覺得腥臭,一口下去,橫溢的汁水中是羊肉特有的鮮美。
配菜中的胡蘿卜和白蘿卜都切成不規則大塊,吸滿了羊肉的汁水,胡蘿卜更甜,白蘿卜更鮮。
馬蹄除去外皮,切成光滑的原型,雖說湯汁比蘿卜遜色,但清爽的口感卻去除了羊腩最后一絲膩味。
湯汁收得十分濃稠,略有些燙口,老饕評委有些貓舌頭,吹了好幾下才入口。
鮮美濃郁的味道在嘴中逸散,本以為空口喝就足夠美味,但直到按照李覺說的那樣,將羊腩和湯汁一起拌進飯里,又感覺到了令人咂舌的翻倍美味。
兒時最愛的一口,便是將湯汁拌進飯里,大口大口吞下。
這是獨屬于人間煙火的味道,是家的味道。
魚羊為鮮,老祖宗之所以如此造字,大約就是因為體會到了類似的美味吧。
幾位評委或是沉醉,或是露出回憶神色,一直到講解員提醒,才想起來還有打分這環。
第一位老饕評委給出955高分時,場內就響起大聲議論,直到最終得分的95在大屏幕上顯現,這議論更是無法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