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周家的家世,公瑾的名望,去哪里得不得重視呢
而彼時孫家還在袁術手下吧,哪里值得周家傾力相助,也許有值得投資的價值,但是起步就不可能是這般,無非就是公瑾看好兄長罷了。
若是他的性格,怕是未必能讓公瑾傾心待之。
他們只能算是正常的君臣關系,又因著兄長仿佛才親密三分。
孫權時期的周瑜看著天幕,眼神微黯然,被勾起往日的回憶,那時候和伯符一起縱馬游玩,一同打天下,好不快活啊。如何像今天這樣,恭謹而安守臣子本分,揣摩主君的心思,不越雷池
“真的不是我們想磕,是那么多人都在歌頌策瑜之情,硬是把糧往我們嘴里塞啊”
“當時周瑜帶著魯肅去見孫策,孫策親迎,賞賜之厚無人能比,他是這么說的“周公瑾雄姿英發,才能絕倫,和我有總角之好,骨肉之情。在丹陽時,他率領兵眾,調發船糧相助于我,使我能成就大事,論功酬德,今天的賞賜還遠不能回報他在關鍵時刻給我的支持呢”1
“聽見了嘛孫策他自己都說他們是總角之交,有骨肉之情啊”
孫策哪里說不定不對嗎
“竹馬竹馬,嘿嘿,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2
大家懂的。”
對于李一的眼神,眾人紛紛表示,不懂不懂,有本事你說出來,你遮遮掩掩算什么
周瑜一群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王八蛋
李白喝著美酒,聽著八卦,不時還能聽見自己的詩從天幕的李一姑娘口中而出,想來都是流傳后世,臉上自然是周瑜同款的神采飛揚。
既能知道好消息,瓜又沒有吃到自己頭上,完美啊。
“總之,時年二十四歲的周瑜已經功業有成,吳郡人皆稱之為周郎。
說起周郎,他還有個典故呢。
正是曲有誤,周郎顧。”
周瑜嘴角含笑,以手輕拍桌子,仔細一聽,是非常有節奏的拍擊聲,應和天幕緩緩講故事的聲音。
“據記載,周瑜年少時精通音律,即使在喝了三盅酒以后,聽見別人彈奏錯誤的音調都能立刻察覺,并且轉頭去看彈錯的人。
當時人家對他這個本事非常贊賞,覺得他可厲害了,不愧是周郎。
據說啊,很多小姐姐們知道這個事情后啊,給他彈琴總愛彈錯個調子,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周郎實在太英俊啦,喝醉酒后更是別有一番風姿,而彈奏者多為女子,為了能讓他多看一眼,就故意將曲譜彈錯,引他一顧。
這是什么樣的風流才情啊。”
“周郎一顧,便勝卻人間無數。”李一調侃道“你們是說我這是不是應該拿把琴出來彈奏一曲啊,保證周郎的目光會黏在我身上移不開。”
不少好音律的大家頓時來了興趣,難道天幕的琴技超然卓絕不成
周瑜對此有不同的見解,并且有不好的預感。
“別人彈錯一個調子就能引來周郎一顧,就憑我這十調九錯的本事,保證周郎沒空移開目光啊那不得三顧四回首啊”
“噗哈哈哈。”眾人轟然大笑,這怕不是要氣死周郎吧。
周瑜想到自己會聽到一首什么樣的曲子,頓時面露痛苦之色,這不是要引我一顧,這是要折磨我啊
咱們有仇嗎至于這么惡毒
李一:怎么會呢愛你才這么對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