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他的度關山可以揣度一二。
人們對曹操的印象總是和梟雄、屠城等有關,打仗手段是真的狠,還是那句話,非常不贊同屠城的行為,并且看見會想給一套五雷轟頂的套餐。
但在文學創作上,曹操還是展示一下自己內心的想法。
在度關山中他開頭就寫了“天地間,人為貴。立君牧民,為之軌則。”一句,表達自己以人為本的價值觀,肯定了民本思想。
曹操從策馬飛揚的少年郎時候就知道朝敗,后來他又經歷了戰亂,目睹了戰爭所造成的土地荒蕪,人民流離失所,天下一片狼藉的景象,所以他想打造一個國泰民安的盛世,希望君主賢明,制定法規,使全國統一,以奢侈為惡,以儉樸為美德。
“兼愛尚同,疏者為戚。”
人與人之間退讓不爭,上下相同,彼此親愛。”
李一念了一遍全詩,讀到最后一句突然感慨道“天下大同是很多人心中的理想世界,曹操也渴望這樣一個社會。”
“那么什么是天下大同呢”
“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孔子剛離開一個拒絕了他的國家,卻猛然聽見天幕的話,一時百感交集,他抬起頭,看著天幕,呢喃道“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許多儒家學子也情不自禁的跟著念了出來。
“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王陽明的思緒也不禁悵然。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是天下大同啊。”田地間一個文士停住趕路的步伐,有些悵然的感嘆。
這一段讓很多習慣天幕存在,慢慢又恢復正常生活,不怎么關注天幕的百姓都抬起頭,明明平時聽那些讀書人拽文都聽不懂的他們,卻莫名的在這一段話里面感受到一種悸動的力量。
“在我這個時代,雖然還有盜竊害人的事情發生,雖然還不能不關大門,可是人們豐衣足食,關愛弱小,國家建立養老院孤兒院等,建立養老的社保制度,關注殘疾人的生活,每一個人只要愿意,都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找一份工作賺錢養活自己今天的華夏,雖然還不是天下大同,但卻在無限接近天下大同。
在孔圣人提出天下大同的兩千多年后的今天,社會已經越來越好,我們追求平等,我們憐愛老弱病殘,我們贊美保家衛國的軍人,我們贊美救死扶傷的大夫人人都在為建設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我們感謝先賢的奮斗,感謝自己的努力,感恩今天的祖國依然如此美麗。”
孔子驚呆了,無數人都被天幕所描繪的那個未來驚呆了。
未來的華夏,真的快要實現天下大同了嗎
他們竭盡全力的去想,可是也只能描摹出萬分之一。
那會是怎樣的一個社會,他們想不出來,可是,那一定是一個比堯舜大治時候還要美好,比明君治世下的社會還要美好的時代吧
很多百姓都露出渴慕的眼神,豐衣足食啊,聽起來真好,什么時候他們才能每一頓都吃的飽飽,偶爾可以有一件新衣服,那就心滿意足了。
“正因為今天的我們過得很好,有了余力,所以我們才希望以前的百姓能過得好一些,今天我才會出現才這里。”李一彎了彎嘴,“愿先人都能如我們一般可以吃飽穿好,不再有一人被餓死凍死。”
“天幕想要我們的時代也能天下大同嗎”有人呢喃道,可精神卻越發的振奮。
“是了,天幕送來了神種,送來了先進的技術,告知我們未來的艱險這些都是希望我們過得好啊。”
這一段大道之行簡直具有魔力一般,讓人聽之心生希冀,引起巨大的討論。
李一咳嗽了一聲,“而曹操。”她加重聲音,希望把聽眾們的注意力拉回來,可惜沒啥用。
曹操本人都被帶偏了,腦子里浮想聯翩,未來聽起來可真是太美好了,像個超級無比美味的大餅掛在前面,不遠不近,似乎可望不可即,可是他們現在有神種了,有各種好東西,那么打仗就不會再缺物資,也不必再從百姓那里剝削,他們可以過得更好一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