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各種稅賦,都可以開始慢慢削減,減輕百姓的負擔
劉備激動道“孔明,你聽見了嗎天下大同,未來居然真的實現天下大同”
諸葛亮捏緊扇柄,重重的點頭,“百姓都能豐衣足食,人人都能有工作養家糊口,關愛老弱病殘”
“即便是文景之治時期,也不過如此吧。”劉備感慨。
“而曹操的度關山也反對“勞民為君,役賦其力”,提倡孟子倡導的民本思想,渴望天下大同。”
郭嘉也想過天幕的世界會是什么樣的,現在初初窺探到一點,卻已經讓人震驚而向往了,他見沒人聽天幕的講話了,忍不住輕笑,倒是吃著切好的水果慢悠悠的做好觀眾的本分,和對面的賈文和對視一笑。
要是李一知道了一定大為感動,不愧是她男神,就是好嚶嚶嚶。
李一繼續道“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真正高明的政治家,都必須也不得不重視人民的力量。”
“對于內心理想的追求,曹操還寫了一首描述天下太平后景象的對酒,令人讀之不由神往。
天下太平的時候,君明臣賢,官吏不會上百姓家拍門收稅,“咸禮讓,民無所爭訟。三年耕有九年儲,倉谷滿盈。”
國富民安,雨水滋潤莊稼,老人不需要背著沉重的東西,因為士兵們可以回家了,俊馬從戰場退下去田間運送肥料,權貴們都愛護百姓,不偏袒自家子弟,公正審判,于是“路無拾遺之私。囹圄空虛,冬節不斷。人耄耋,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
很多文人都不斷點頭,曹孟德做事是狠辣些,詩寫得倒是極好。
百姓們想到詩里的美好景象,也都不由露出微笑,天下太平后就能過上這樣的好日子嗎
很多人都不由自主的被曹操這幾首詩所打動,覺得他還是很不錯的,而這就是詩詞的魅力所在。
“可以說對酒就是曹操暢想天下太平后的歡樂生活,君明臣賢、訟獄不興、沒有官吏上門催租、政治清明,五谷豐登、國富民安、路無拾遺、人人都可以壽終,不用餓死凍死,不用被天災所困擾而他就是為了這樣的社會而努力啊。”
李一露出淺淺的笑容,“看曹操的一生,可以說是一個冷酷的政治家,他行軍打仗也是奉行慈不掌兵的道理,以取得最大戰果為目標,似乎毫不顧及百姓的死活。
可是從他的詩里,又能觸及他內心的另一面,一樣的豪情壯志,又充滿悲天憫人的胸懷。”
“從他的詩里,我們隱約能看見,那個最開始為什么起兵討伐天下的曹操。
他似乎早已迷失在權利中,又仿佛還記得自己的初心。
當然,就如同我最開始說的,曹操實在是一個復雜的人,很少有人能真正看懂他,我自然也不是他的知己,于是我也只能這么淺顯的說著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我既希望他永遠是最開始的他,又希望他能橫掃天下,盡快結束亂世,建立新的國度,讓百姓可以再安心生活幾十上百年,希望那五胡亂華的亂世永遠不會到來。”
“比起那個數百年的黑暗歷史,三國的那點爭斗儼然不值一提。”
被一再提起的五胡亂華終于引起了東漢三國時期的人們的注意,從名字來看,是胡人侵擾華夏嗎
“比之漢初匈奴如何”曹丕的目光落在司馬懿身上,自語道。
雖然天幕提過司馬家的晉朝,但畢竟是司馬懿的后人而不是司馬懿本人,追究司馬懿的話,他未免無辜了些,加上司馬懿也是勞苦功高,所以曹丕對他的請罪也是大而化小,小事化了。
曹操曹丕都是厲害的君主,在他們手下還沒有什么特別想法的司馬懿苦笑道“恐怕猶勝之。”畢竟天幕都說是幾百年的黑暗歷史了,匈奴在漢武帝一朝就被解決的七七八八了,百年都沒有。
他不由暗罵那個謀朝篡位的后代,不知道在搞什么,太沒用了吧,居然還被胡人壓著打幾百年
曹丕眼神微瞇,也不管他三七六十一的,“先削胡人一頓好了。”蜀漢東吳都是難啃的骨頭,先打一波胡人,刷刷文人百姓的好感度好了。
打胡人,這個還是很簡單。司馬懿立刻領命,準備戴罪立功一波。
“曹操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這個問題我無法回答,但是他少年俠氣,為民請命,他為天下而起兵,他橫掃北方,幾乎統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