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倒是不討厭劉禪,畢竟比起某些辣雞,劉禪簡直已經是絕世好皇帝好了吧,至少他不會在諸葛亮北伐的時候在后面拖后腿”
劉備橫眉冷對,拖后腿,他敢
劉禪嗚嗚嗚我沒有我沒有。
諸葛亮為那個被拖后腿的倒霉蛋默哀三秒,碰到那種君王,真的是人生不幸。
“劉禪相信誰就是一心一意的相信,做到了用人不疑,他爹把他交給諸葛亮,他就聽諸葛亮。
諸葛亮跟他說用誰,他就用誰,讓人覺得他真是乖巧又聽話,值得憐愛。
只要你一對比,就會發現,阿斗已經是珍惜品種了。”
宋朝許多將領都心有余悸的點頭,可不是嘛,這么一看這蜀后主都已經是他們可望而不可得的了。
“只有投降這件事讓他在我心里評分直線下降,明明知道他平庸,明明知道他沒什么能力,可是至少不要投降啊。”李一有些情緒低落。
劉禪也情緒低落,可是他什么都做不了啊,他就是這么沒用,父皇相父都走了,他還能聽誰呢
“哼。”李一嘀咕道“想到阿斗現在肯定在被他爹暴揍一頓我就心情舒適了。”
劉禪
劉備擼起袖子,對其他人道“你們別攔我,天幕都說讓我打了。”
其他人你看我我看你,既然這樣,那好吧咳咳,其實他們也有點心情不爽來著。
打就打吧,孩子真是不打不成器。
于是此地只有劉禪的慘叫聲響起,其他人都一副認真看天幕的樣子。
“劉備真的就是一生都在想辦法如何才能興復漢室,要知道成為漢中王,他也已經上了年紀了,他本可以偏安一隅,對自己對先祖們說自己盡力了,可是他不愿意。
他明明還能再戰,怎么能停駐于此呢”
“諸葛亮說過一句話,王業不偏安。”
“漢中當然很安全,可以讓蜀漢延續幾十上百年,但漢中以外的地方呢
兵戈何時息,百姓何時安天下何時才能清明”
“這本是劉漢天下,若非皇帝無能,對不起百姓,何止導致如今的亂局,即便是為此,他也應當對百姓負有責任。”
劉邦深深嘆了口氣,他本不是會唉聲嘆氣的人,可天幕出現后,倒是越來越容易嘆氣了。
“乃公起兵反抗暴秦,結果乃公這些不肖子孫又重蹈覆轍。”他嘀咕著。
呂雉坐在也身邊,淡淡道“幾百年后的事情,誰管的了那么多。”
“蜀漢不是沒有意識到一個問題,待在蜀中當然可以割據一方,但是想要匡扶漢室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劉備最后一意孤行,因為他意識到,夷陵之戰是不得不行,除了報仇,也是劉備最后的一搏。
如果這一戰能勝,那么劉備就有可能統一南方,最后和北方的曹魏政權平方天下。”
“他希望能在死前最后再做點什么,然而遺憾的是,他失敗了。”
劉備心里難受,怎么就打輸了呢
“東吳簡直就是蜀漢和曹魏的克星啊,什么事情到了東吳這里總是功敗垂成,攔路虎屬實了。”
孫權淡定道“那是他們沒本事。”要是他們足夠厲害強大,他自然俯首稱臣。
“夷陵之戰一敗,蜀漢就很難了。”李一搖頭“憑借一地之力想要討伐整個北方,真的太難了。”
“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才說夷陵之戰至關重要,若是勝了,則南方有望,可以與北方二分天下,再往后一點,南北朝對抗,走的其實就是這條路子。”
“至于為什么不是能統一天下呢這不是廢話嗎
那時候蜀漢老一輩都陸續離開,劉備當時都六十出了,他是沒機會了。
而諸葛亮主持統一的南方,確實大有可為,但是,蜀漢的敵人彼時是曹丕當權,雖然曹丕有種種缺點,但不可否認,他是一個有能力有作為的君王,而曹丕的兒子前期也干得不錯。
所以南方征討北方,極有可能打成拉鋸戰,想想看曹操打贏了官渡之戰后還要花費七年的時間才能收復袁家的地盤,而諸葛亮有這么多時間嗎
諸葛亮也就比劉備多活了十一年,而這十一年他要打敗曹丕打敗司馬懿。這也還是有那么點可能,然后呢他要花多少時間去收復北方的地盤。”